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坛聚焦 >

文学的“人民性”永远不会过时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 武新军 参加讨论

    “人民性”是左翼文学、延安文学和十七年文学中的重要思想资源。当下文学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有必要重新审视“人民性”的写作传统,并从中汲取有益的资源,真正做到为人民而写作。但目前有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中国20世纪的历史就是“人民”(国家、集体、民族)剥夺和压制“个人”自由的历史;在谁是“人民”、谁不是“人民”的问题上,在处理“人民性”与“阶级性”、集体与个人的关系上,我们曾经出现过较大的失误,曾经为此而付出沉重的代价。这种个人本位的历史观,是20世纪80年代之后在历史界和文学界逐渐兴起的一股思潮。在这一思潮影响之下,一些研究者认为没有必要谈论文学的“人民性”,只要强调文学的“个人性”就足够了。
    除了个人本位历史观的影响,文学的“人民性”话题很难展开,还因为一些研究者在“人民”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上产生分歧。有人认为在今天的时代语境中,19世纪以来流行的“人民”、“人民性”等词语的生命力已经日渐衰竭,支持这些词语的群体情感、共同目标和利益共享机制已经解体,这些词语已经从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退场,仅仅存在于各种历史著作中。在谈论“人民”的概念时,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的研究者,可能都会给出不同的答案。
    虽然研究界对“人民”的概念界定存在一定的分歧,但并不意味着我们今天就无法谈论 “人民性”问题。笔者认为:人民是与个人相区别的,个人具有实体的真实,而人民则是个人与个人的关系,是一种“关系”的真实。人民和人民性是与真善美相联系的,是与社会的公平、公正相联系的。践踏法律、行使特权、蹂躏他人、假公济私、造假贩假、毒化社会风气等现象,大概都算不上是具有人民性的行为。梳理19世纪以来中国和俄苏文学的历史,也不难看出,文学的“人民性”是和反抗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建构合理的人与人的关系联系在一起的,是在反抗文学的“贵族化”和“圈子化”的过程中确立的。
    在笔者看来,个人本位的历史观简化了历史的复杂性。在每个历史时期,人类都会面临群体生存的困境、危机和重大难题,需要群体的智慧和力量才能克服,需要个人的牺牲和承担才能应对,这就需要以文学来凝聚民心民力。因此,过去的“人民性”理论,肯定会有助于思考和应对当下的社会危机。而过去的文学在协调人与人的关系方面、在应对社会危机和文学危机方面所取得的经验和教训,对于今天的文学都会有其积极意义。强调文学的“人民性”永远也不会过时。面对当前文学创作中所存在的问题,我们重提文学的“人民性”是很有必要的。
    其一,我们有必要进一步追问作家“为谁写作”的问题。在“人民性”的写作传统中,“为谁写作”是头等大事,文艺界曾反复地宣传为人民大众而写作,批判为名利而写作。对此,我们不能忽视当时提出这些命题的社会根源与积极意义。今天,一些作家为权力、资本和评奖而写作,为满足西方读者的口味写作,为个人名利写作。在强大的消费主义的逻辑中,我们对此习焉不察,认为这是合情合理的。只有通过和历史的比较,我们才知道我们已经走出多远,是不是已经走上了迷途。作家孙犁晚年一直坚持为人民写作的理念,他质疑文学报刊的等级制,坚持在更具有群众性的报纸文艺副刊上发表作品;他反对单纯刺激个人名利的文学评奖制度,呼吁作家要有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感;他坚持为中国人而写作,甚至拒绝与文学翻译者合作,不迎合某些外国的文学潮流;他难以忍受文学新潮的“圈子化”倾向,努力思考文学与民众沟通的多种可能性。新时期以来,与孙犁的想法大体一致的不乏其人,许多在不同历史时期参加过文学的“人民性”创建工作的作家,如臧克家、欧阳山、秦牧、冯牧、秦兆阳等,以及“十七年”时期的主力作家,都可以划入这个行列。今天一些人可能认为他们的创作心态是“保守”的,但这种“保守”之中却恰恰留下了“人民性”写作的宝贵资源,足以成为我们今天考量“为谁写作”的借鉴。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