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标题:翻译家,用外语讲述中国故事) 他们是热爱中国文化的外籍人士,都获得了第十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他们在海外用当地文字翻译、出版中国文学作品,用外语讲述中国故事,把更加全面、真实、立体的中国呈现在世界面前 哈赛宁: 以文学之力,促民心相通 本报驻埃及记者 王云松 “我出生在埃及南方,那里汇聚了灿烂多彩的古埃及文明,因此我从小就对历史很感兴趣。上中学时,香港功夫片把我带入了一个神秘又遥远的国度——中国,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让我着迷,从那时起,我就渴望读懂中国文字,在填报大学志愿时,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中文系。”埃及艾因夏姆斯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沙特国王大学语言与翻译学院中文系副教授、青年翻译家哈赛宁对本报记者说。 毕业后,哈赛宁前往中国求学。2008年,他获得了北京语言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博士学位。“中国文学是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为了让更多人了解中国,他从2007年开始尝试翻译一些中国现当代作家的作品。 哈赛宁陆续翻译了莫言的《红高粱家族》和《透明的红萝卜》、阿舍的《奔跑的骨头》、傅谨的《二十世纪中国戏剧导论》、刘震云的《手机》、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以及《中国当代女作家作品选》《中国实验剧》《中国阿拉伯文化交流史话》等十几部中国文学作品。2013年1月,在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3个月,其代表作《红高粱家族》便由哈赛宁教授翻译成为阿拉伯语,由埃及国家翻译中心出版发行,这是莫言的作品首次被翻译成阿拉伯语。 “《红高粱家族》是最打动我的一部,表现出了中国的抗战历史以及山东地区的独特风俗,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特别是山东地区人民的抗日战争描绘得淋漓尽致。”哈赛宁说,为了更好地翻译这部作品,他还专程前往莫言的故乡山东高密,就作品中的一些内容向莫言请教,“这些宝贵经历使我的翻译能更加贴近原作,真正做到‘信’‘达’‘雅’”。 《红高粱家族》阿拉伯语译本出版后,作品中包含的丰富的文化、宗教与风俗习惯等因素,让很多阿拉伯读者对中国文化着了迷,不仅吸引了当地媒体的目光,还在埃及和其他阿拉伯国家的国际书展上入围畅销书系列。2013年,哈赛宁荣获埃及国家青年翻译奖。 哈赛宁表示,阿拉伯民众渴望了解中国的历史、现实和文化,在将中国文学作品推广到阿拉伯国家时,好的翻译版本往往能事半功倍,因此,他感到肩上沉甸甸的责任与担当。“我愿充当沟通中阿文明的桥梁,把更多优秀的中国文学作品带到阿拉伯世界来,通过文学的力量,让中阿人民真正做到‘民心相通’。”哈赛宁说。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