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朱向前《新世纪军旅文学概观(2000—2010)》:敏锐的批评直觉与执著的文化自信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艺报 刘常 参加讨论

    自上世纪80年代起,朱向前先生始终将批评的目光集中在军旅文学这片独特的方阵上,带着不变的初心与直觉,用沉入生命的治学精神和咏叹心灵的艺术追求,为军旅文学批评奉献出一部部厚重而不失灵动的著述。批评家需要敏锐的批评直觉,这种直觉一方面来自于多年的积累和阅历,一方面源自于深植在批评家内心的文化自觉。批评的价值不仅在于陈述已知,更在于预测未知,而建立在理性判断力基础上的预知能力,使文学批评具备了为创作标示导向、开设通道的功能和意义。预感力的获得需要批评家拥有两种关键素养:在文学浪潮初现端倪时发现趋势的眼力和对文学现象进行及时跟进、纵深挖掘的果断。《新世纪军旅文学概观(2000-2010)》是朱向前继《中国军旅五十年(1949—1999)》之后,对军旅文学本世纪最近10年的动态聚焦,这部洋洋洒洒40余万字的理论著作既是对新世纪军旅文学的回顾与总结,更是对军旅文学未来走向的寄语和展望。也许正是感受到了军旅文学在新时期所展现出的新气象,以及军旅文学创作队伍和创作方式所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朱向前才果断下笔,对如此切近的军旅文学史进行“近察其态、远观其势”的整体书写,以期为军旅文学在新世纪的坚忍前行和艰难转型作出具有历史意义的记录。
    《新世纪军旅文学概观(2000—2010)》采用全新的标题立意和全景的呈现方式,对中国军旅文学近10年甚或近至当下的历史进行立体观照,与之前的军旅文学史相比亮点颇多,归纳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以新标题引领新风貌。全书自导论至各章皆引用古典诗词名句作为标题,重在写意而不求形似,为平实严谨的理论著作增添了生动活泼的全新气象。采用这种标题方式,更加符合中国传统文论的审美习惯,不仅使纲目与内容关联贴切,而且使每一部分内容在自身的学理界限之外获得了深远的诗学寓意。如“导论”中用元好问“只知诗到苏黄尽,沧海横流却是谁”一句为标题,细读之下,可体会到这句诗所蕴含的深意所指:新世纪军旅文学是在上世纪军旅文学集团冲锋、浪潮迭起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既有传承经典范式的责任,又有开创崭新局面的使命,军旅文学所走过的光辉历程正是一部薪火相传的奋斗征程。诗化的标题彰显出作者强大的文化自信,标示着作者向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回归。以中国古典诗词冠诸当代文学理论著作各篇,即凸现了中国传统文论舍事言理、得意忘言、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整体优势,又使得古典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相映成趣、相得益彰,进而使全书的整体风貌别开生面而又浑然整一。
    二是以新视角审视新群体。全书的首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用诗意的语言点明作者对军旅新生代作家的重点关切。“70后”、“80后”作家在上世纪还没有浮出水面,而在新世纪,以李亚、王凯、王甜、卢一萍、裴指海、朱旻鸢、李骏、魏远峰、曾皓、曾剑、傅逸尘等为代表的新生代已经初露锋芒。在军旅中、短篇小说和理论批评领域群体崛起,他们聚焦现实军营小人物的生存境遇,素描“另类英雄”的存在,书写情感想象中的战史,构成新奇的风景,开始走向军旅文学舞台的中心,逐渐成长为中坚力量。全书对新生代军旅作家、评论家的创作加以浓墨重彩的描绘,表现出作者对军旅文学创作队伍和人才梯队的深切关注。书中各章对新生代的研究是细致入微的,既对各个领域出现的新秀进行以作家为本体的创作研究,又对每位新秀的代表作进行以作品为中心的文本研究;同时,根据文学现象、主题方向、审美取向和价值导向,对新生代的创作进行全景式扫描,力求把握新生代创作中所呈现的时代主题和文学潮流。正是这种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的方式,将新生代在新世纪军旅文学史上的精彩表现呈现在读者面前。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