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学视点 >

自缢:曹雪芹预设的黛玉之死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光明日报 罗漫 参加讨论

    在一百二十回流行本《红楼梦》中,林黛玉吐血死于贾宝玉与薛宝钗婚庆的音乐声中。但这一场景并不符合曹雪芹的人物预设。
    根据曹雪芹在第五回的绘画象征与诗歌暗示,我的看法是,黛玉既非死于二“宝”的婚礼之时,亦非投河而逝,而是自缢身亡,时间在初夏的月明之夜,地点在大观园的桃林之中。宝钗则死于风雪隆冬,草草被埋于积雪之地,地点亦非城区或城郊,而是某处山乡。葬完宝钗,宝玉就踏着积雪,出家于附近他平时曾经游历的山寺了。
    黛、钗之死,一暖一寒,对此,曹雪芹有着明确交代:“(宝玉)又去取那正册看时,只见头一页上画着是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地下又有一堆雪,雪中一股金簪。也有四句诗道:‘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宝玉看了仍不解,待要问时,知他必不肯泄漏天机。”
    “玉带林中挂”,等同于“林中挂黛玉”;“金簪雪里埋”,等同于“雪里埋宝钗”。两株枯木,就是死亡之林;“地下一堆雪,雪中一股金簪”,就是雪地坟堆埋葬着宝钗。非常明显,少年宝玉不解天机,无论是挂还是埋,都是人类死亡事象的呈现。在一些地区的方言中,如果说某某挂了或某某快要挂了,都是死亡之意。值得注意的是,玉带之围非常直接地传达了自缢的关键环节:玉带围于两株枯木之间,就是林黛玉自缢的不二天机。在古代诗歌中,挂也是死亡的暗示。最著名的是民间叙事长诗《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自挂东南枝”。在西晋潘岳著名的《悼亡诗》中,“挂”也出现过:“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帏屏无仿佛,翰墨有余迹。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围与挂不仅意味着黛玉自缢的桃林环境和身体姿态,更意味着这一环境和姿态所组合的“人挂”,从此深烙于宝玉之心而痛不可忘,比潘岳的“遗挂犹在壁”的“物挂”更加情难以堪。《红楼梦十二支曲》的《引子》也说:“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因此上演出这悲金悼玉的红楼梦!”悲金悼玉,其词其情,不可一掠而过,都是伤悼妻子的用语。黛玉可以说是情感之妻、心上之妻,宝钗自然是婚姻之妻、身边之妻。悼,毫无疑问出于潘岳的《悼亡诗》;悲,也不是泛泛之语,同样见于唐人元稹的悼亡名作《遣悲怀》。其中有句云:“闲坐悲君亦自悲。”元稹的诗语,主要与宝钗和宝玉婚后被迫搬离大观园的“贫穷”岁月相关,此意留待另文讨论。
    黛玉月明之夜自缢于桃林,根据何在呢?因为黛、钗二人的名字与命运,都来自明初著名诗人高启的名篇《梅花九首》第一首的名句“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红楼梦十二支曲》的第一支《终身误》就说:“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世外者,桃源(桃园)也。仙姝者,美人也,宝玉初见黛玉即呼之为“神仙似的妹妹”。寂寞者,黛玉月夜自缢之际,无人知晓而凄凉离世也。这也是宝玉无法忘怀的痛楚,所以“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虽然这对宝钗并不公平,但宝玉的的确确为自己不能保护前来投靠外婆家的柔弱妹妹而愧疚难当!明乎此,再去读第二曲《枉凝眉》,一些意象的深度含义自然就涌出水面了:“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元春省亲,为大观园的姐妹们提供了一展才华的大好机会,黛玉所作正是吟咏那片桃林的题目《世外仙源》:“名园筑何处?仙境别红尘。”出入于仙境的,自然就是仙子即仙姝了;“别红尘”,对境而言,是别有天地非人间,对人而言,既是远离红尘世界,也是告别尘世亦即死亡的委婉语。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