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学视点 >

70年:内蒙古文学记忆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艺报 特·官布扎布 参加讨论

    内蒙古,这片古老神奇的草原,以浩瀚、广袤、质朴的姿态,见证着历史的沧桑。回首往昔,岁月峥嵘。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内蒙古文学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开启了新的征程。在传承与革新、探索与超越、坚守与选择中,内蒙古文学经历了短暂而漫长的70年。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文学。草原气派和草原风韵是内蒙古文学的永恒地标。通过几代作家们的辛勤耕耘、艰辛劳作,内蒙古文学业已形成独具特色的美学风格和精神内涵。
    
    1947年,蒙古族诗人纳·赛音朝克图创作的诗歌《沙原,我的故乡》,是内蒙古新文学的开篇力作之一。新中国成立之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稳步前进,召唤和吸引着作家去体验新的生活、讴歌新的时代、表现新的气象。纳·赛音朝克图的诗歌《我们雄壮的声音》和玛拉沁夫的短篇小说《科尔沁草原上的人们》像连声的春雷,传递着内蒙古文学的春天。阿·敖德斯尔的《遥远的戈壁》、扎拉嘎胡的《小白马的故事》、朋斯克的《金色的兴安岭》、杨平的《草原上》、肖平的《三月雪》、葛尔乐朝克图的《路》、安柯钦夫的《在冬天的牧场上》、张长弓的《凌晨》、杨啸的《小山子的故事》、云照光的《蒙古小八路》、冯国仁的《达斡尔的鹰》、冯苓植的《马背上的孩子》、张志彤的《走在前面的人》等短篇小说百花争妍。长篇小说也成果丰硕。玛拉沁夫的《茫茫的草原》(上部)、扎拉嘎胡的《红路》、贺政民的《玉泉喷绿》、其木德道尔基的《西拉木伦河的波涛》等作品带着乳汁的清香飘向全国。
    这一时期,其他文学体裁也呈现出强劲发展势头。纳·赛音朝克图的《狂欢之歌》、巴·布林贝赫的《生命的礼花》、安谧的《勇敢的骑兵》、贾漫的《春风出塞》、巴·敖斯尔的《美丽的草原》、纳·赛西雅拉图的《珍贵的礼物》、哈·丹碧扎拉森的《故乡》、那·阿拉坦沙的《哥哥的来信》、周玉明的《边城赋》、王磊的《七月,拒马河》、戈非的《草原的明天》等各类作品如盛开的鲜花铺满内蒙古辽阔的草原。1947年至1966年的内蒙古文学创作以高亢的格调、粗犷的风格、质朴的情感、清新的气息,紧跟时代步伐,真实反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豪迈气魄和壮丽豪情,成为内蒙古草原社会变革的形象化编年史,鲜明的民族特征和地域特色使其成为中国文坛一道独特的风景。
    “文革”十年,内蒙古文学遭受了重大打击。尽管如此,长篇小说《铁骑》《边城风雪》、短篇小说《骑骆驼的人》、诗歌《云霄壮歌》《雄鹰之歌》《英雄的故乡》《苏醒的沙漠》、报告文学《奔驰吧 草原骏马》、散文《金色兴安》等思想性和艺术性较好的作品,代表了这一时期内蒙古文学的成就。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