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邵文”说:“在解放思想的大题目下,尺度稍有放宽,诗的题材、风格、手法上就呈现多样化的尝试。这在当时难免遇到质疑,像对艾青《绿》:‘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到处是绿的……’泛化到一切山河草木都是绿墨水染成,有读者表示不理解,解释开就行了。而对言之成理、持之有故的质疑,就没有这么简单。”8 是的,“随着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国门打开了,外国的各种文艺思潮和诗歌流派一涌而进,给了我国新诗以较大冲击。一些诗人,尤其是青年作者,开始进行大胆的艺术探索,学习乃至模仿西方的表现手法,写出了一些被认为有点古怪的诗作,广大读者感到陌生,以至于惊奇,读不大懂,甚至完全不懂,产生一种拒斥的阅读心理。”9而此时,“广大专业和业余作者的来稿,一个时期以来有增无减,这是对我刊工作的支持。”10正如邵燕祥所说:“这时《诗刊》社每天的来信来稿从一麻袋增加到两麻袋,自发来稿中不乏血泪凝成的篇章。”11曾有一位编辑,由于看稿拖拉,最后在其办公室内竟然积有八大麻袋所分来稿未能处理!这成了社内的一段奇闻趣事。随着来稿增加,质疑自然更多。这对编辑、诗人(包括著名诗人)以及诗论家都是一个挑战。顾工就曾为此撰文《两代人—从诗的“不懂”谈起》,他说:“我越来越读不懂我孩子顾城的诗,我越来越气忿……”并“向他发出一连串弹雨般的训斥和质问”,但顾城“却早已不是驯服的工具,他开始为他的诗,为他们这一代的某些诗,展开激烈的辩护:‘我是用我的眼睛,人的眼睛来看,来观察。’……‘表现世界的目的,是表现“我”。你们那一代有时也写“我”,但总把“我”写成“铺路的石子”、“齿轮”、“螺丝钉”。这个“我”,是人吗?不,只是机械!’……”12顾工说,他对儿子顾城“的确也‘引导’过”13,“但,看来我在节节败退”;“看来和我相似的同代人在节节败退”14。真如公刘所批评:大有“借谈诗吹捧自己的儿子”15之嫌。顾工的文章很有代表性,提出了一个在1980年代极其典型、且有巨大争议的实际问题:对于“古怪诗”及青年作者要不要“引导”?如何“引导”?不知邵燕祥对此有无异议?但他似也赞同“引导”,1980年6月14日他就曾说过:“以后还可争取上一点(‘青年作者稿件’),这也有利于引导这一群青年逐步从‘地下’走向‘地上’。”如其文末所说:“实现了参与把中老年诗人从遮蔽中接引归来,把‘地下’的诗人和更多青年作者推到阳光下的初衷”16。 《诗刊》当初举办“青年诗作者创作学习会”,即“青春诗会”,尽管并未直说“引导”,而只讲“学习写作”(柯岩1980年8月4日;严辰1980年12月1日)17,培养青年作者,但在编辑部内,似乎都很清楚,既由编辑面对面地为他们谈诗、改诗,“又请文学界老前辈艾青、臧克家、田间、贺敬之、张志民、冯牧、李瑛、袁可嘉、蔡其矫(当时在京的福建老诗人)、高莽(翻译家)以及主编严辰等畅谈中外诗歌和创作经验,给青年作者以正确引导。严辰、柯岩还具体分工逐个辅导作者”18。这好像不是什么秘密,不知何以变成邵燕祥“直到三十年后”“才在”柯岩1983年10月“重庆诗会”期间的“长篇讲话”中“找到谜底”:“坦白地说,是想加以‘引导’的。”19 据我理解,所谓“引导”,对于报刊媒体来说,就是一种“导向”。《诗刊》作为国刊,理应坚持正确导向,即把包括青年作者在内的整个诗坛引向健康的创作道路。由于“引导”含有一种居高临下、倚老卖老之意味,编辑连同正副主编,尽管肩负“引导”重任,却不宜以“引导”者自居,因而当时有意无意回避“引导”一词,完全可以理解。本来,中国作协那时就布置过培养青年作家的重要任务。1979年12月22日,在张僖主持的中国作协全体会上,李季讲过《1980年工作计划要点》,其中就有“加强培养青年作者的工作,设立青年作家委员会,恢复文学讲习所(按:即现在的鲁迅文学院)。在此之前,可办(青年作者)学习班、讲习会”等内容。而且,中国作协还要“和团中央夏天联合召开第三次青年作家会议”。《诗刊》领导努力完成中国作协制订的工作计划:1980年4月号即编发了《新人新作小辑》,刊发了张学梦、孙武军、周涛、顾城、王小妮等15人的作品;7月所办的“青年诗作者创作学习会”,亦即首届“青春诗会”,10月号集中推出;11月号又编发了《青年作者七人集》,刊发了骆耕野、骆晓戈、周志友等7人的作品。这都是积极执行中国作协交给的工作任务。事过3年,柯岩重提首届“青春诗会”,直言“引导”,符合她的坦率个性:光明磊落,直来直去! 实际上,当时对于“引导”就有不同看法和做法。比如对顾城,公刘较早写了《新的课题—从顾城同志的几首诗谈起》,要对顾城加以积极“引导”;顾工也写了文章《两代人—从诗的“不懂”谈起》,表面批评顾城,实则“吹捧自己的儿子”,拒绝或消极“引导”。宋垒早在1980年4月4日《诗刊》编辑部召开的“诗歌评论工作座谈会”上就曾说过:“现在有的青年人有才华,但有缺陷,要引导,要注意新人新作的推荐。”到了1983年7月11日《诗刊》新编委会第一次会议时,田间编委说:“《诗刊》应当引导,不要迎合,要分清什么是引导、什么是迎合。百花齐放,不可抗拒,但要有所提倡、有所反对。”流沙河编委也说:“应当引导这些人。”作为副主编兼编委,邵燕祥身在会中,当是亲耳所闻。《诗刊》领导听取诗人、编委、读者意见,“引导”青年作者,似乎不是什么“谜底”?当然,连同顾城在内的首届“青春诗会”的一些青年作者,“在会外就被‘崛起’者们‘引导’了去”20,这也是不争的事实。后来青年诗作中的不良倾向恶性发展,从朦胧陷入晦涩,由低沉滑向阴暗,连“崛起论者”自己都大呼“失望”。这难道不是他们推波助澜、错误“引导”的结果吗?自然,《诗刊》“引导”不力、效果欠佳,这也“是我们的失职”21,不能完全辞其咎!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