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坛聚焦 >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特色(4)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作家网 泓 峻 参加讨论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当中另外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建树,就是在上世纪80年代形成了“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这一重要的理论命题。
    把文艺活动当成是一种审美活动,把审美活动当成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这一德国古典美学的思路,曾经对马克思本人发生了很大的影响。他为人类社会设定的终极目标,就是建立在个体精神自由与人格全面发展基础上的大同社会;而在人的精神解放与个性发展方面,审美活动被赋予了十分重要的使命。“意识形态”这一哲学概念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同样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人们思考文艺与经济、政治、道德、文化之间的关系,界定文艺的本质时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审美意识形态”这一命题,试图在文艺的意识形态属性之上,附加一个审美的维度,强调文艺作品表达的既是具有普遍意义的知识、思想,同时也是个体的感情评价与感性体验,文学艺术活动是无功利性与功利性、形象性与理性、情感性与认识性的统一。其中,人的主体性应当得到充分的尊重。
    在20世纪20年代初期,以卢卡奇为代表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就曾经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存在的忽视人的价值与尊严的倾向进行过深刻的反思。他们发现,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实践出现了手段与目的的背离:在强调革命的具体目标时,个体的人的价值被严重忽略了。他们试图从经典作家的著作中为自己的思考寻找理论资源。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上世纪30年代初的公开发表,恰好可以为他们提供理论支持。
    “审美意识形态”这一理论命题在1980年代形成,则与中国文艺理论界对“文革”中极左文艺思潮的反思与批判有着直接的关系。在“文革”中,工具论的文学观无限膨胀,文学往往充当专制政治的工具,人的正常情感在文艺作品中无法得到表现,人的基本的尊严在文艺作品中无法得到尊重,完全偏离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的正确轨道。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试图恢复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本来面目时,人性、人情、人道主义这些命题又一次被重提。在美学界,以“实践论美学”的勃兴为标志,形成了影响巨大的“美学热”,不但马克思《手稿》中异化劳动分析的思想引起理论界的强烈共鸣,卢卡奇、马尔库塞、阿多诺等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家“异化”批判的思想也被介绍到国内,并产生了很大反响。“审美意识形态”这一命题,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生成的。
    因此,“审美意识形态”论与其他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的成果一样,既是中国的理论家们同经典作家、同国外马克思主义文学研究的学者进行对话的产物,同时也是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中,为解决中国文艺理论与文艺实践所面对的具体问题而产生的一种理论。我们在阐释这些理论的内涵时,也不应该离开具体的历史情境,将它们抽象化。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