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文艺评论要倡导说真话讲道理(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作家网 李墨波 行超 参加讨论

    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我们的文艺评论在借鉴西方文艺理论的优秀成果的同时,也要立足本土,努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我们要尊重文艺的民族特性,在中西方文化的融合中寻找新的审视视角,去更好地阐释当下的文学作品。
    评论家张江谈到,近年来,文艺批评领域流行一种风尚,那就是以西方文艺理论为标准度量中国文艺作品,阐释中国文艺实践,裁剪中国文艺审美。诚然,中国的文学艺术能够有今天这样繁荣的气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文化领域的对外开放,包括西方在内的其他国家和民族文艺作品、文艺理论的引介,拓宽了中国文艺家的思路和视野。但是,我们必须认清,包括文学艺术在内的一切文化,都具有鲜明的民族属性。这种民族属性从遥远的历史深处流淌而出,深刻沉淀于民族的血液之中。没有民族特性,就没有民族文化,文学艺术的生长与发展尤其如此。中国的文艺作品是在中华民族的审美体系中建构起来的,对它的评价和阐释必须以民族的审美习惯和审美规律为标准。削足适履,套用西方理论,作家、艺术家不买账,人民大众也不接受,这样的批评一定是无效批评。
    “批判地借鉴西方文艺理论和批评的成果,关键要用中国精神去激活古今中外优秀的文艺理论和批评的成果。”评论家王一川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非常明确地对文艺评论提出了新的要求,他提出的弘扬中国精神,传承中华美学精神,为文艺评论工作指明了方向。如何从文艺作品中阐发出中国精神,如何弘扬文艺作品中蕴含的中国精神,是文艺评论工作者应该承担起的历史重任。文艺评论工作者应全心全意向人民学习,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
    营造开展文艺评论的良好氛围
    在当下环境中,文学评论家应该加强自律,抵制低俗,保持文艺评论的底线和良知,坚持公信力,弘扬正能量,营造良好的批评氛围,形成健康的批评风气。
    评论家雷达对目前的文艺评论氛围感到忧虑,文艺评论不说真话、恶意炒作、有偿吹捧、低俗渲染等不良评论现象还时有出现,严重伤害到文艺评论的公正性和权威性。在市场化的大环境下,在各种排行榜、评奖的活动中,在出版社书商对市场的追逐下,文艺评论被当成一种工具,为市场行为摇旗呐喊,充满了功利性,丧失了自己独立的品格。文艺批评重在批评,应该站在审美的立场上,不受外在因素的干扰,保持客观、学术、理性的态度,保持自己的纯粹和独立。要能够对文艺作品、文艺活动、文艺现象作出价值判断,将文学作品有价值的内容阐释出来,同时要把存在的问题揭示出来,要对不良的文艺现象作出严肃的批评。
    白烨说,现在的文艺批评跟过去比更复杂了,它的形式形态更加多样化,一些文艺批评在市场的裹挟中模糊了自己的批评立场,一味地吹捧,正常的文学批评成为变相的广告宣传。文艺评论要能够在利益面前保持定力,让文学批评回归到批评的本位,实话实说,好处说好,坏处说坏,真正通过客观的、真实的、中肯的批评建立起批评自身的公信。
    人民大众需要具有批评精神的文艺批评。张江认为,搞理论装点、简单套用,用商业标准取代艺术标准,甚至良莠不分、颠倒是非,这样的批评丧失了批评的精神和品格,令人失望。批评的精神是为文艺负责、为大众负责的精神,是批评家淬炼自我、与人民共进的精神。重塑批评精神,正确的文艺思想和方针才能真正成为主导,文艺批评才能重新找回失却的地位,文艺的成长才能蓬勃向上。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