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读书生活 >

“艺术”是教育的至高境界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中国教育新闻网 梁世累 参加讨论

    【教育专业组】
    “艺术”是教育的至高境界
    ——读《教师艺术应对学生问题36记》有感
    拿到浙江省德育特级教师林志超的赠书《教师艺术应对学生问题36记》,我一口气读完,有种酣畅淋漓的感觉。统观全书,“以道为本,以技为用,教育无痕”是我最直观的感受。
    毋庸置疑,班主任是教师队伍中很特殊的群体,有人说班主任应该是一个专才,也有人说班主任应该是一个全才,但不管是什么,都必须具备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以自己的责任和专业培育一个积极向上的班集体,培育每个孩子成为健康完整的人。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林志超老师成功地用“艺术”践行和实现了他的育人追求。
    那么,林志超老师的教育艺术表现在哪里呢?我觉得主要体现在“尊重”上。因为尊重是班主任工作的基石,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精髓,班主任只有把学生当作鲜活的人来看待,才能使教育充满温暖感和质感。林志超老师的字里行间透露出对每个孩子个性、人格的充分尊重,他认为每个孩子都有其可爱闪光的一面,只不过在成长的过程中,纯真和善良暂被蒙蔽,只要班主任因势利导,就可以把它们引上“正道”。所以,他从不把自己的意识强加给学生,一切都以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用耐心和诚心感化他们,把“尊重”视为“教育艺术”的依托。然而,需要指出的是,在林志超老师的潜意识里,尊重孩子并不意味着纵容孩子,规则意识和文明习惯在他的“教育字典”里是“关键词”。他是通过艺术处理学生问题使学生更加懂得规则和文明的重要性。比如他在张榜公布学生违纪名单时,突发奇想地讲学生俄名字抹去,换成了“关羽”、“张飞”等三国人物,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又使学生在会心一笑间明白了违纪的不可取。我想,这便是林志超老师“尊重”的“艺术”所在,也可以想见,为什么有些班主任工作中,常出现学生顶撞、逆反、憎恨、逃避等一些列问题出现,令班主任直呼吃力不讨好,那就是因为班主任工作中缺乏应有的尊重。正如林志超老师在书中所言:“面对犯错误学生,不管他们如何情绪激动,我们务必本着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的态度,启迪他们自我纠错,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说实话,班主任工作事无巨细,千头万绪,并不像行外人想象的那么“美好”。很多时候会给班主任带来焦虑和压力,学生撒谎、打架、早恋、逃学……时时考验着班主任的耐心和智慧。任何一件事都可能成为班主任产生愤怒情绪的导火索。而林志超老师却能快速地应对、平息这些事件,轻松地调适自己情绪。更可贵的是,这些在班主任看来令人焦头烂额的事情,在他那儿却是珍贵的“资源”,他以超常的冷静,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化解“危机”。从一个个案例中可以看到,林志超老师时时以一种研究的眼光洞悉每个事件,提防自己的“直觉”和“经验”,避免处理问题的简单机械,不带“压制”的意识解决问题,而是打破思维惯势,遇事先调查了解、剖析本质、挖掘内因,在做好一切准备之后,才着手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放大优点”、“同理倾听”、“避重就轻”、“情感宣泄”、“热点冷却”等技巧被运用得淋漓尽致,这些都为他艺术应对学生问题助力。他的班级曾有一个平时听话的孩子因为觉得自己“冤枉”,不服值日老师的批评跟值日老师“杠上”了,林志超老师知道后,给学生倒水,让他坐下——“坐下,放松心情”,“坐下,享受尊重”,“坐下,自我纠错”,最终使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由此可见,老师的不冷静会给学生带来“破罐子破摔”,给自己带来“颜面扫地”,而他就是以冷静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
    记得林志超老师在《交给你一把金钥匙——来自浙江温州名班主任的叙事》一书的“情景化”章节中写道:“通过情景的营设,给予学生一种生活实感,并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愉悦的情感驱动下不断前进。”足见林志超老师在班主任工作中,注重寻找教育契机,创设教育情境,将教育效果最优化。我常听到一些年轻的班主任抱怨:“我这个班主任已经做得很尽力了,每天话说一箩筐,可为什么总是没有效果,或者收效甚微呢?”我想,林志超老师已经给我们答案:教育不仅要及时,更需要契机和情境,契机是突破口,情境是催化剂。当学生打架时,林志超老师叫其他孩子模拟打架的情景,创设“看见自己”的情境,让打架的孩子看清自己的“面目狰狞”;当学生被欺负又三缄其口时,林志超老师让她给同学打分,创设“看见同伴心目中自己”的情境,使学生和老师都找到对待他人的标准;当学生“屡教屡犯”时,林志超老师让他写“另类日记”,创设“看见自己的行为”情境,在日记中,老师渐渐看到学生的进步和变化……林志超老师的用心让我们深刻体会到,班主任工作绝不是单凭老师的一颗充满热情的心和一张苦口婆心的嘴就可以的,而是要以一双敏锐的眼睛和一颗细腻的心去发现教育的最佳时机,创设教育的最佳情境,达到“一切境语皆情语”的效果。(作者系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第二实验小学 梁世累)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