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双峰飞渡有鸿声——评丁晓原《行进中的现代性——晚清“五四”散文论》(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汇报 王兆胜 参加讨论

    
    这是一种现代性烛照,作者一下子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对于突破既往结论有点石成金之妙。表面看来,对于《野草》之评价:一个是诗意,一个是杂感;但重心有根本区别,因为“诗意”更多指向文人士子的情怀,而“杂感”表征的主要是知识分子的现代理性批判精神。 
    当然,除了现代性的理性之思,丁晓原文本中也充盈着诗意的灵光,这使其理性之笔一下子变得柔软起来,也容易进入读者的心灵深处,拨动人们的心弦。如作者这样写道:
    将“诗体”置于杂感之前用以指称《野草》,意指杂感的生成与形态是“诗化”的。“诗”为何物?诗无解。但诗性应是关联着主体的心灵,诗是一种最为心灵化的存在,因而也是最为个人化的……《野草》许多篇什让我们感受到作者被压抑着而又躁动着的精神世界。表现在语言形式方面,显见的是作者好用反复的表达方式。主体的内宇宙十分丰富而复杂,痛苦而彷徨,犹豫而前行,绝望而希望,朦胧而清晰,使作品凸现了一种主体错综纷杂的精神结构。而这正是作为散文诗诗性凝结的关键之所在。
    时下的文学研究多走向文化研究,而缺乏文学性和审美性,所以研究往往变成了坚硬的、裸露的山石,不能像梁启超一样“笔锋常带感情”,更没有刘勰《文心雕龙》那样的天地道德文章,从而失去了山丰海富的葱郁和博大。读本书是一种享受,在平实的阐述和论证中,我们既能感受时代之意和理性之光,但也不乏关于人生的哲学与心灵的低吟浅唱,还有对一草一木、一花一石的感物致知。古人云:学问与人生要融会贯通。没有对于人生的彻悟,所谓的学术研究也就无从谈起;只有当人生获得某种醒觉,学问才能变得通达晓畅,最后进入化境。 
    当然,由于本书面对的问题相当复杂,作者在飞渡“晚清”与“五四”时,有一个问题值得考虑:用“现代性”架起“晚清”与“五四”的天堑是必要的,但其间还应有非现代性所牵引的“桥梁”,即传统文化因素或说人生的要义,这往往与诗歌和小说等文体的转型有所不同。期待晓原在后续的研究中,就现代散文对传统性的推衍这一课题进行开掘,这是很有意义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