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我:你在为谁读书? 教育资源的不均衡,让“读书改变命运”变得有点苍白;当很多大学生毕业就失业或者工资比农民工还低的时候,“为社会而读书”也显得有点无力…… “你在为谁读书”系列丛书(共4册),尚阳著,长江文艺出版社2012年8月出版 不是创新,而是回归 惊闻有高三教室打出标语:“没有高考,你打得过富二代吗?”这是一种答案,读书改变命运,为了高考、为了前途而读书。那么,闻鸡起舞、悬梁刺股的十几年寒窗,真的能够使命运转向吗?一个湖南的小伙在上海的建筑工地当农民工,偶然和设计师聊天,没想到他们竟然都是1999年的高考生,那时全国统一试题,湖南的民工小伙子523分落榜了,设计师凭借北京考生的身份、以421分上了沈阳建筑工程大学。所以,教育资源的不均衡,让“读书改变命运”变得有点苍白。 周恩来总理曾在小学课堂发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了祖国复兴、为了社会进步而读书,这也算是一个标准答案。那么,为什么最近几年,各省各地的高考状元开始慢慢和北大、清华失之交臂了?他们去了哈佛、剑桥……是因为国内大学的池塘水浅,养不了大鱼了吗?不如检讨一下我们自己。教育产业化下的大学不再是象牙塔,勿论思想界的代表、国家的灵魂,倒是有点像流水线。社会上什么热门就开设什么课程,什么赚钱就开什么课程,师资力量都是临时集结,这样的为社会读书,却没有相应的就业回报。当很多大学生毕业就失业的时候,当很多大学生的工资比农民工还低的时候,“为社会而读书”也显得有点无力。那么,请告诉我,你在为谁读书? 法国前教育部长阿尔贝·雅卡尔先生说:“教育系统最后只有一个目标,教每个孩子如何与他者交往以便自我建构。与他者交往并不意味着向他者摧毁,进入一种竞争,它意味着向他者开放。这个他者不管是谁,是我在自我建构中所需要的一种资源财富。”教育是对生命的涵养,是踏踏实实地做事。读书不是挖掘分数的机器、不是升学的工具、不是谋取职位的阶梯,而是丰富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的载体。 你在为谁读书?我们需要的答案不是创新,而是回归。让教育回归于生活、回归于儿童、回归于游戏。每个孩子都是一粒种子,可能长成大树,可能抽成玉米,也可能收获小麦。读书,就是为这个生命提供温度、湿度和养分,让每个孩子悦纳自我,实现自我。 青少年自我励志之路 你在为谁读书?图书又应该给孩子们什么?应该是幸福的人生、生活的质量和生命的宽广。当我们在不断遭遇现代教育的困境时,只有跳脱出各种变换的指挥棒,对教育的终极价值进行探索,这就是自我教育。 走进青少年图书市场,虽不能说就给教辅读物划上了“=”,但除了教育部编辑的几种《中学生自我教育读本》和少量青年才俊的成功传记《21岁当总裁》、《做有出息的孩子》,也几乎都被《意林》、《读者》等杂志的励志美文所取代,真正为十多岁孩子认认真真创作的原创图书少之又少。直到十多年前,我们遇到了《苏菲的世界》这样一本风靡世界的哲学启蒙书,而“你在为谁读书”系列丛书正是借鉴《苏菲的世界》的表述模式,基于资深老爸的这些思考,从2006年至今,陆续写出了4本,实践着青少年自我励志的教育初衷。 有人很奇怪:一位CEO、一位清华等高校MBA的客座教授、一位中学教育的门外汉、一位忧心忡忡的父亲,为什么要“不务正业”地写一套青少年教育读物?这看起来像个神话,而其中的付出,是踏踏实实的汗水,又似乎是一个玩笑,而其中的体验,是诚惶诚恐的探究。 2011年,我的儿子尚策因品学兼优被英国名校录取。出国留学读研,这在外人看来是大好事,只有我这个当父亲的深知其中三昧。在9年前处在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学业、品格都存在许多问题,让我操心失眠。因为工作繁忙,我很少有时间和孩子面对面交流,直到有一天,灵机一动,出差期间我以神秘人的身份给孩子写信,指导他的学习和生活。越来越下滑的孩子才从此峰回路转,而这些往来信件就成为了“你在为谁读书”系列丛书的书稿雏形。朋友们感慨我用心良苦,建议将这些心得出版成书,后来又编写了小说部分。于是,这样一套将家庭教育理念与员工激励方法相结合,专门写给孩子们看的系列丛书面市了。 为了使图书尽量和孩子们的阅读接轨,全书采用小说加书信体的形式,结合QQ、MSN、电邮、微博等多媒体沟通方式,并设计出帮助思考、巩固的练习题,将这个话题从性格到心理,包括学习方法,多角度地寓教于乐地进行阐述,从而清晰地为青少年挖掘自身潜能、不断进取、最终成为卓越人才提出了一整套实用的人生规划。书中的人物角色可以概括为现在大多数青少年的类型代表,他们中有聪明但又懒惰的、有叛逆但又有钻研精神的、有富家子弟、有贫困学生,我从中总结了“90后”的三大问题: 个性问题。由于社会科技与经济的发展,大多数家庭的经济条件好了,独生子女被4个大人宠爱着,今天的青少年普遍存在缺乏吃苦精神、经不起挫折、过于自我和心理素质差等问题。 学习问题。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在老师和家长的引导或强迫下,多数青少年只重视课本知识和考分,或个人偏好的某项知识,德、智、体的全面发展有所欠缺,特别是品格方面的教育。 励志教育。今天的青少年急需加强远大的人生目标、高尚的人格品性、顽强的意志力与奋斗精神、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等方面的教育和培养。 为谁读与如何读 你在为谁读书?怎样才能读好书?这是每个青少年在成长过程必须面对、并且要认真思考和回答的问题。“你在为谁读书”系列丛书从4个侧面丰富了这个答案。 第一季:一个CEO给青少年的礼物。提出树立人生目标、培养意志品格是读书与成长的第一块基石。 第二季:成就最好的自己。总结“3+1教育”,通过12项智能和心灵探测仪的测试,找到核心智能和主要短板进行有效突破。因人施教,挖掘潜能,变苦读为乐读。 第三季: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总结“3+1学习方法”,将学习法、记忆法、钻研法和检测法有针对性地引导不同类型的学生,改变学习态度,提升学习兴趣,掌握学习方法,取得更好成绩。 第四季:修炼最完善的心灵。总结“3+1心理”,运用九型人格,修正心理缺陷,完善自己。 为了这一理念的推广,编辑们煞费苦心,鼓舞人心的宣传词赫然在目:一位CEO为青少年量身定制的人生修炼指南、千百万学子受益终身的励志传奇、已经入选新闻出版总署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的100种好书、开启中小学生自我教育新浪潮……其实,这些都不算什么。在知识经济全球化锐不可当的趋势下,培养具有“中国情怀,世界眼光”的一代新人是每一个教育者义不容辞的责任,而只有胸怀这一历史担当,回归教育为人的本源,今天的所有困惑和阵痛也许就都找到了答案。 《中国教育报》2012年12月3日第10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