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龙迪勇《空间叙事研究》:叙事学研究的空间转向(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作家网 杨 莉 参加讨论

    其次,从空间维度探索叙事学,打破了经典叙事学(结构主义叙事学)封闭僵化的理论体系。经典叙事学是结构主义的产物,其基本思路就是悬置“作者”、“世界”、“读者”等要素,而把叙事作品(文本)作为一个封闭的体系进行去语境化的抽象性研究。这种研究方式最初也许有其合理性,但其弊端也非常明显。龙迪勇所倡导的“空间叙事学”则打破了这种封闭性。在其《空间叙事研究》一书中,龙迪勇把“叙事”所涉及的“空间”分为四类,即故事空间、形式空间、心理空间和存在空间。所谓故事空间,就是故事发生的场所或地点。所谓形式空间,就是叙事作品整体的结构性安排(相当于绘画的“构图”),呈现为某种空间形式(套盒、圆圈、链条等)。所谓心理空间,就是作家在创作一部叙事作品时,其心理活动(如记忆、想象等)所呈现出来的某种空间特性。所谓存在空间,则是叙事作品存在的场所,也就是讲述故事的具体空间。显然,这四种空间既涉及叙事文本,也涉及生产和接受文本的语境,这就打破了经典叙事学的封闭性,从而使空间叙事理论避免了僵化。
    再次,从空间维度探索叙事学,为叙事学的跨媒介、跨学科研究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无疑,叙事的媒介远远不止于文字,正如罗兰·巴特所指出的:“对人类来说,似乎任何材料都适宜于叙事:叙事承载物可以是口头或书面的有声语言、是固定的或活动的画面、是手势,以及所有这些材料的有机混合。”而且,叙事的领域也远远不止于文学,在艺术学、历史学、传播学等领域也存在“叙事”问题。而无论是跨媒介叙事还是跨学科叙事,都与空间问题息息相关。如果仅限于“时间”维度的研究,不仅文字叙事和文学叙事研究难以推进和创新,其他媒介和其他学科的叙事现象更是难以纳入叙事学研究的视野,而“空间叙事”恰逢其时,它为跨媒介、跨学科的叙事学研究提供了契机和视角。在跨媒介叙事领域,龙迪勇选择了图像叙事问题进行考察;在跨学科叙事领域,则选择了历史叙事问题进行研究。
    至于空间叙事学的学术价值,我认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理论上的价值。正如前面所说,空间叙事学有效地避免了以往叙事学研究的单一化和封闭性弊端,从而使整个叙事理论更为完整、系统、自洽。其次是批评方面的价值。空间叙事学可以为文学批评提供新的理论武器,并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和外国文学研究提供新的理论视角。第三是文学创作的价值。中外文学史上只有少数具有创造性的作家才会有意识地在小说中运用“空间”元素,并在叙事中采用非线性的“空间”结构,大多数作家则没有这种意识。随着空间叙事理论的提出并逐渐为作家们所熟悉,必将会为文学创作注入新的活力。
    如果说,龙迪勇刚与“空间叙事”问题相遇时,该学术领域几乎还是一片处女地的话;那么,在《叙事学研究的空间转向》一文发表之后,“空间叙事学”开始有了一个大致的理论框架;而随着《空间叙事研究》一书的出版,“空间叙事学”才有了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随着该书的出版,叙事学研究的空间转向正在从“设想”变为“现实”。《空间叙事研究》一书出版仅一年,首印2000册就基本售罄;三联书店于2015年适时推出了新版,并正式更名为《空间叙事学》,首印6000册——这不正说明希望了解“空间叙事”的人越来越多,叙事学研究正在发生“空间转向”,而“空间叙事学”研究已逐渐在学界蔚成风气吗?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