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兰芳:“人民需要艺术,艺术需要人民”——访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
摄影 姚文生 “康熙抓缰在手,脚踩马镫,乘跨坐骑。这匹马离开了这个场子就上了官道了,‘嗒嗒嗒嗒’……”一段神完气足、铿锵起伏、口技逼真的《康熙买马》讲罢,台下立时响起雷鸣般的叫好声。说这段书的,正是中国文联副主席、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近日,刘兰芳受邀来津,在第二届“宣南杯”京津冀鼓曲大赛名家大讲堂活动中,为津门曲艺爱好者奉上了一堂生动的曲艺讲座,并聊起曲艺传承发展的话题。 讲座吸引了很多天津曲艺迷,他们无不流露出对评书艺术、对刘兰芳的喜爱。刘兰芳高兴地说:“天津有很多老艺术家、青年才俊,这跟可爱的天津观众的培养有很大关系。天津作为曲艺之乡,曲艺茶馆做得很好,京津两地演员都到这里演,给演员提供锻炼的机会,培养了一代又一代曲艺人。以京韵大鼓为例,从金嗓歌王骆玉笙先生,到现在,我认识四代京韵大鼓演员了。天津是块宝地啊。” 新时期,曲艺不断发展,评书尤为突出,据了解,现在已逐渐衍生出散打评书、音乐评书、网络评书各种形式,还有小孩子说成语故事的“小评书”等等。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现状让刘兰芳非常欣慰,这些新生形式,也跟她自己“继承传统、改革创新”的文艺思想相契合。刘兰芳说:“新则生。跟上时代步伐,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认可了,才有生路。如果总是陈词老调,新观众不认同,那就完了。为什么很多曲种灭亡了,就是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评书虽然是古老的民间艺术,有千年历史,但是代代都更新。以前我的学生写了个《老虎学艺》,说这个老虎什么都不会,抓不到吃的,回家跟它妈说:妈啊,我饿得都快成‘犀利哥’了!如此一来,年轻人也很喜欢。” 在创新方面,刘兰芳以身作则,坚持做到老、学到老。她没有间断练功、学习、创作,每年都要写段子、录新书。现在刘兰芳的几部新作品“多管齐下”:《洪武剑侠图》录了100集,很快就要和观众见面;正在写《尧母传奇》,有60集;还有一部讲刘邦的《布衣皇帝》……除了新作,她还“老书新说”,把一些传统作品加入符合当今时代的内容、词语、“包袱”,不时地针砭时弊,引起当代观众的共鸣。年逾七十之人,说起书来,依旧是声音洪亮,潇洒自如,干练中透着豪迈。 除了说评书,刘兰芳从小也唱东北大鼓,鼓曲的发展也是她心之所系。“曲艺之中,鼓曲受众面有限,是个薄弱环节。有的水平参差不齐,有的传承不够。所以我觉得京津冀合作非常有必要,互相交流切磋,提高演技,让大家喜欢鼓曲,有更多人来学。人民需要艺术,艺术需要人民。我看现在有不少娃娃唱曲艺,也让人看到了希望。”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