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访谈 >

聚焦儿童文学创作:今天,我们给孩子读什么?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江西日报 李滇敏 参加讨论

    孩子的阅读和成人的阅读有太多不同,他们像透明的空瓶子,我们往里面填装什么,他们就呈现出什么色彩。所以,谈到阅读,我们总会想到孩子——我们给了孩子什么样的文学食粮?我们应该给我们民族的未来打上怎样的精神底色?
    今天,我们请到当今儿童文学界非常活跃的三位作家,来谈谈儿童文学创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他们各自的创作——我想,他们的创作是具有标本意义的。
    ——编者
    嘉宾名片:
    郑允钦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1984年开始儿童文学创作。出版童话专集15部。其中《吃耳朵的妖精》《树怪巴克夏》分别获得中国作协第二届、第三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怪孩子树米》获第四届宋庆龄儿童文学奖,《吃耳朵的妖精》入选“百年百部儿童文学经典丛书”。
    彭学军
    儿童文学实力派作家,江西作协副主席。1989年开始发表小说,出版《你是我的妹》《腰门》《纸风铃 紫风铃》等四十多部小说和散文集。一些作品被译作英、法、韩、日等多种文字输出海外,《你是我的妹》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改编成电影《阿桃》。曾获宋庆龄儿童文学奖小说大奖、中国作协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文学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优秀图书奖、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等。
    喻 虹
    2007年开始业余创作,2010年转入儿童文学创作,出版《清水河》《一朵花开的时间》《风往哪里吹》《向阳而生》等少儿小说十余部。获2014年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
    主持人: 李滇敏
    童书出版:繁荣兴盛还是鱼龙混杂?
    主持人:对于童书市场,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说法,一种认为如今创作繁荣、出版兴盛,另一种则认为,良莠不齐,泥沙俱下。请问几位作家如何评价现在的童书出版和儿童文学创作?
    郑允钦:必须看到,童书出版的市场化运作在繁荣了创作的同时,还是带来了一些问题:因为利益的驱使,现在各大出版社的童书出版可谓“争先恐后”,但是,质量良莠不齐。不少作品形式大于内容,成为印刷精美的“垃圾”;一些劣质国外童书不断引进,一些名家作品不断重印,也显示出我们原创能力的不足。
    喻虹:童书出版目前的确处在一个非常繁荣的时期。我接触的一些不是专业做童书的出版社,都开始向我约稿,好多非童书专业的出版社都把推出童书作为向市场进军的一种手段。这是因为,一方面,现在整个社会都在提倡阅读,作为拥有特殊读者对象的童书,市场需求比其他类书籍更大;另一方面,即使在新媒体时代,家长出于对孩子的保护,也会为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而选择购买传统纸质书。相应的,儿童文学创作也呈现出繁荣的态势,一大批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和儿童文学作品涌现。但繁荣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出版的注重利益、简单模仿,创作的急功近利、粗制滥造等。有些儿童文学作家一年出版十几本甚至几十本书,这数字本身是令人堪忧的。我觉得不管是出版还是创作,作为肩负重要使命的儿童文学,都应该放慢脚步,调整状态。
    主持人:我记得我们小时候《小灵通漫游未来》《珊瑚岛上的死光》等科幻小说及科普读物非常多,孩子们也特别欢迎,这些年好像科幻、科普的作品越来越少了,这是什么原因?
    郑允钦:这的确是一个问题。从前,科幻和科普文学是儿童文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门类,你提到的这些作品也确实深受孩子们欢迎,现在,这类作品非常少了,我想,这也是急功近利的创作追求和出版追求导致的吧。科幻和科普类作品的创作难度无疑更大。人们不太愿意沉下心来认认真真去创作一部好的科幻或者科普文学作品,即便创作出来,出版社也未必感兴趣。
    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好的科幻和科普作品对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和追求科学的精神是非常有益的,我们不能任由这个品种消失。
    主持人:人们都在追求畅销,现在儿童文学的畅不畅销,是创作类型决定的还是市场运作方式决定的呢?
    彭学军:市场运作的问题我不懂,仅从创作类型来说,对作品的销量是有影响的,一般说来,表现儿童当下的校园生活、顺依儿童的阅读趣味、注重娱乐性和消遣性的类型化读物比较畅销。因为对这类图书的阅读没有难度,无需引导,孩子的接受度很大,容易形成从众阅读。
    主持人:片面追求趣味、娱乐、消遣,热衷于没有难度的阅读,这种阅读是让人担忧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