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学视点 >

复兴于“生活美学”的文艺理论(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作家网 刘悦笛 参加讨论

    微时代的文学并未消失,而是生活化了
    20世纪90年代,当大众文化真正兴起之后,文学开始走出了象牙塔,形成了高雅文化与低俗文化的分际。21世纪之后,整体的发展趋势仍是,精英化的文学被愈来愈边缘化,而以大众为欣赏主体的文学却占据了市场的角角落落。
    面对这一历史情境,有论者惊呼——“文学终结了”! 文学真的趋于消失了吗?首先需要厘清:终结从来不是指消失,因为黑格尔所用的“终结”那个德文词Ausgang(朱光潜先生准确地将之翻译为“解体”),在德文中不仅指终止而且指出口,不仅指旧的阶段的结束也同时指新的阶段的开启。翻过来看当今的文学命运,文学也并不是消失了,而是开始走向生活了。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市场的拓展,“微时代”崭露了曙光。大众从过去的短信传递祝福诗歌,转而在微信上发布心情散文;从过去的博客的长篇大论,转而在微博上进行140字以内的文字创作。可千万不要小看这140个字,这个字数规定尽管来自欧美,然而,同样20个字母与五言诗所蕴含的文化含量却可差之千里。
    如今的现实就是,几乎每个市民都拥有自己的手机,手机上大都载有微信与微博。上班路上那种拿着书来读的情况越来越少了,更多的情景是每个人都拿着手机撰写与发布,抑或分享微信与微博。当他们的撰写具有了一定的审美形式的时候,其实也就使其所撰写的文字具有了某种“广义文学”之特质。在大众当中,不知深藏了多少余秀华这样的民间诗人、民间散文家与民间小说家,他们可以在网路上进行作品的发布,诸如豆瓣网也开始出版电子小说,读者则通过点击付费的方式阅读,而作者则可以通过点击量来获取自己的“版税”。
    这种文学的日趋生活化,难道就是一种新的传统吗?如果追溯本土源流的话,你就会发现,中国人早就开启了这种把文学作为“生活的艺术”之悠久传统了。有一定文字与文化修养的古人,几乎把写诗当做一种类似书法的日课。即使是朱熹如此拒绝感性的理学大师也有大量诗作遗世,这些诗歌并不是阐释他的理学的,而是来自生活并表达生活的。
    为何从全唐诗到全清诗当中有那么多的“送别诗”?那就是因为,送别是一种激发起亲人友朋之间情感的特殊时刻,为了表达这种情谊,古人往往用诗歌的方式来进行情感交流。诗文这样的“文学生活”方式,经过“儒家诗教”而扎根于民众的内心里,并可能在一生的生活中贯穿始终,就像弘一法师临死前那句“悲喜交欣”,不正是人生诗篇的终句吗?
    当今的微信与微博写作者更把文学融入了生活,或者说,文字撰写本身就被置于生活当中,其中就包含了具有文学特质的文学书写。微时代的文学,实际上就是通过新科技融入新生活的文学。
    微时代的美学特质就在于“小”(传输内容变得更短小)、“快”(传播速率变得更快捷)和“即时”(发布内容可以当时就被圈内共享),这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文学传播”最迅速的时期。因为作者在手机与互联网上发布文学作品即时就可播撒天下,只要是接受者处在任何一个网络终端,都可以几乎共时性地接收到文学文本。当然,传统文学那种“线性阅读”的方式,也遭遇了挑战:不仅文学文本被切割得越来越短,而且也被实施了空间化的组构与排列,读者的阅读顺序也随之得以转变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