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坛聚焦 >

探索文学的原生态应成为学术自觉(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社会科学报 王建生 参加讨论

    “细节”中隐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发掘其意义,既有助于我们揭示历史的真相,也可使这些生动的细节成为历史重构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当然,并非所有的细节或历史碎片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某些细枝末节的过度解读,有时反而会误导我们的研究。所以,如何发掘、辨别、估量、运用细节,就成为了文学研究的一项硬功夫。一旦探寻到那些具有标志性的细节,并合理地使用它们,就会让你的研究顿时活泛起来,有画龙点睛之妙。
    “场域”是文学发生的历史语境,是特定时空交织下的场境。任何文学家的写作在发生学意义上都无法脱离所谓的场域。在文学研究中,我们向来比较注重作家年谱的考订工作,近年来也有学者不断地向空间领域进军,值得称道。需要注意的是,此处所说的场域绝不是时间、空间的简单组合,而是由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相互交叉而成的语境。理想的文学研究结果,应该是将研究对象置于特定的场域中,人、地、事、作品以立体化、交叉变动的文学景观形态呈现。
    三是注重人物、事件的多面相。要确立立体的文学研究思维,除了关注历史细节、场域,还要注重人物、事件的多面相。很多文学研究者的征途,都是从吃透一个人、一件事开始的。这些人、事通常具有多面相,或因场所而有别,或因身份而不同,或因交往对象而相异。比如,秦桧是历史上有名的奸臣,遭到后世的唾弃,但秦桧为何当时深得皇帝信任而长期屹立不倒呢?宋代史籍《四朝闻见录》记载了这样一个小故事:临安城内流行黄葛衫,大家都在穿,秦桧独不许儿子秦熺穿,因为在秦桧看来,黄色乃皇帝的御用,普通人穿了“盖以色之逼上”。这则故事就体现出秦桧作为人臣的另一面相。认识到人物或事件的多面相,是改变研究思维的方法之一,使我们能从单一化、片面化跳出来,真切地认识到事物的复杂性、丰富性。
    提出动态、立体的研究思路,是希望研究者能有理论上的自觉,能为学术研究带来切实的改变。虽然每个人的兴趣、方向、方法不同,但若以动态、立体的视角来观照、考察、亲近研究对象,赋予传世纸本文献以生命,从而建构动态、立体的文学图景,形成自觉的常态化的文学史观。那么,最终呈现的将是全新的研究面貌,与之俱新者,还有研究者的精神、境界。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文学院)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