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坛聚焦 >

高建平:全球化、文化多样性与当代性(3)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阅江学刊》2014年1期 高建平 参加讨论

    三、民族文化发展中的三种倾向
    当前,在民族文化发展过程中,至少有明显的三种做法或倾向,或者是说,至少有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种做法是建风情园。在许多民族地区,都有民族风情园。有一段时间,建风情园成了一阵风,最早建风情园的地方,一定是带来了一些经济上的收益的,但此后建的,大都是在跟风。风情园所带来的问题却是很严重的。这种做法,是一方面拆真古董,另一方面建假古董,如在仿作的羌族和藏族小楼,苗家和土家的村寨等里面,文化成了表演,展示他们生活中场景:如何过节、过年……文化本来是他们的生活方式,但这种生活方式本身早就在改变。于是,剩下的只有表演。这种转化对于民族文化本身来说也许是致命性的。前面说到“内”和“外”,就有是为了自身而保存,还是为了看客而保存的区别。现在这种区分深入到他们的生活之中,他们不再过自己的节,却为了看客天天在过节。生活表演化了,内在的真实转化为浮面的真实。为了表演,不必发自内心地为着自身的节日而愉快,而是表演自己的愉快。这些表演,也呈同质化的现象,一些不同的少数民族,表演趋一致性,那是表演的设计者相互学习的结果。他们所需要的不是发自内心的美,而是看上去很美。于是,不同民族的表演团体相互学习,寻找表演性、娱乐性因素进行综合。这时,是否真是民族特色并不重要,只要看上去有点民族的特点,且表演得热闹好玩就行。由此,他们以表演文化为名,其背后是文化本身的丧失。造假古董与拆真古董形成一种因果关系。在建假羌楼藏寨之时,拆掉了真正的羌楼藏寨。表演如何过年过节与忘了如何真正庆祝节日也形成了一种因果关系。一切都仪式化、外在化、戏剧化。朴素的家人亲友团聚,发自内心的亲情,作为休息的节日,被紧张地工作、保证来客快快交钱,并向他们完成规定的关于过节的表演所取代。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农家乐”也已呈现出这种现象。
    第二种倾向是将文化遗迹符号化,使历史文化遗迹成为城市里的一个孤岛,失去其环境和语境。一些古代的遗迹被用来装点现代城市,但却使它失去了其本来的意义。例如,我曾在三十年前去过西安,看过大雁塔。当年的大雁塔年久失修,塔前的建筑也凌乱破败。我曾经心生感叹:这个地方是如此重要,还是要花钱修一修的。不久前我故地重游却震惊地发现,大雁塔还在,修过了,而且修得极好,但周围的各种建筑却全部拆光了。现在是一个巨大的雁塔广场,有音乐喷泉。夏日的夜晚,到处灯火辉煌,到处都有人跳舞、拍照。我再次心生感叹:弄得这么热闹,唐三藏怎么译经呢?我们又如何感受这个译经处呢?一个庄严肃穆的地方,一个可以发思古之幽情的地方,已经变得光彩夺目,喧闹无比。这当然是众多的例子中的一个。走遍全国,到处都有这种符号化的现象。将一些知名的古迹保存下来,加以突出,然后将周围一些相对次要一点的建筑全部拆光。于是,原先古迹所赖以存在的环境消失了,这些古迹的意义所赖以存在的语境也消失了。
    一个词被人们从一个语境中取出来放在另一个语境中,它的意义会发生变化,同样,这些文化古迹也经历了这样的语境变化,从而使它们的意义也发生变化。在城市文化建设中,有一种说法叫做“擦亮文化名片”,这代表着一种典型的符号化的思路。认定某一样或某几样物代表一个城市,将它特别地突出,使它们成为城市符号。保留了这几个符号后,就可以肆意在别处大拆大建。这时,城市的同质化与名片的异质化同时发生,成为共谋关系。许多城市除了几个标志性建筑以外,其它地方都“千城一面”。“擦名片”的行为改变了部分著名古迹的意义,毁掉了其它的古迹,而这一切都是在保护和建设的名义下进行的破坏活动。
    第三种倾向是倡导一种被称为“文化融合”的东西。文学艺术与科学技术不同。科学技术具有普世性,学到什么就直接用上。我们不能以民族主义相号召,提出建立“中国数学”、“中国物理学”一类的提法。全世界的数学都应该是同样的。我们也不应该在一些技术性的行业另立标准,还是要努力与国际“接轨”。但是,涉及文学艺术,还是各有其民族性。不同民族之间要实现文化交流,但这种交流,还是各自“以我为主”。外来文化的影响只能是营养、供消化的东西。画家潘天寿说过,人喝了牛奶,只是吸收牛奶的营养,不能变成牛。他指的是中国的国画。到了20世纪,国画当然要变,要适应新时代,要画出新内容,但是,不能简单地说融合。西画的技法、构图、素描技巧、色彩、明暗,用到国画上,不一定就能产生新时代的新国画,反而有可能毁灭传统。创新是很难的事。在一个中西交融的大过程中,有可能出现各种融合的个案,各有其积极的意义。但是,完全不同的文化间的交配,其结果是否有生产力,是否真的指出了一条新路,这可能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同一种审美追求,只是换了一个媒介,并不等于有原创性。前不久看青歌赛,有人提出,好的民族唱法歌手要兼有美声和流行歌手的才能,糅进其它唱法的技巧。听了这个说法,我想到现在流行歌坛的一种做法:男歌手能唱女声,女歌手能唱男声,并且同一人模仿男女声对唱。还有一种做法:一位歌手能兼唱高音和低音,并且在不同的音区转换自如。这么做很难,常人做不到,要有特殊的禀赋。但是,艺术的标准就是难吗?“难能”固然“可贵”,但“可贵”是否就是“难能”?当我们努力区分艺术与技能时,就已经说了这一点。展现特殊的才能不叫艺术。古人就说过,“难”只是“求乞计”,力求实现的,只是使观众吃惊,而不是欣赏。联系前面谈国画的例子,我们就可以看到,学习的结果是一种画种的消失。我还是赞同让民族艺术像喝牛奶一样吸取外来艺术的营养,允许其走自身成长的路。时代、社会、市场、科技,都会影响民族艺术的发展。在一个一切都在变的时代,艺术的变是不可避免的,不变就会成活化石,就只能在博物馆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但是,变不等于取消。文化的融合应理解成在新时代寻找生存和发展之路。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