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坛聚焦 >

“以诗为文”传统与现代小说的诗化(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甘肃社会科学》2013年 颜同林 参加讨论

    二、“以诗为文”传统与现代作家的创造
    表面看来,现代小说的“诗化”,是小说借镜诗歌的表达技巧形成一种交叉性文体之后的特殊风格。实质上,这一“诗化”是基于民族审美心理之上所形成的民族风格,其根须扎得很深。一方面,小说的“诗化”与生活有内在的关联,正如有学者所说“民族固有的生活观源远流长地制约着一代代作家和读者的审美取向,内在地影响着小说形态的发展和转换”[6]。另一方面,不同的作家个体,因为创作生命的先后之别,会形成链条式的审美存在,有同有异,一起丰富了小说的“诗化”空间。“鲁迅小说对中国‘抒情诗’传统的自觉继承,开辟了中国现代小说与古典小说取得联系、从而获得民族特色的一条重要途径。在鲁迅之后,出现了一大批抒情诗体小说的作者,如郁达夫、废名、艾芜、沈从文、萧红、孙犁等人,他们的作品虽然有着不同的思想倾向,艺术上也各具特点,但在对中国诗歌传统的继承这一方面,又显示出了共同的特色。”[7]
    对于后者这一典型的看法,是新文学研究中的代表性意见,似乎在不少著者的论著中也不难读出这一信息。不过,这一主流性的看法,其实也是对“继承”传统一说的阐释,对创造传统关注不够。现代小说史上,“诗化”是个普遍的现象,现代小说家在创作这类文字时,并没有过多地想到“继承”某一经典传统,反而是在不自觉中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劳动,寻找到符合个性的文学之路。现代小说家在具体创作时,为了张扬个性、宣泄自我,他们一般会强化自己的主观情绪,淡化首尾相连的曲折情节,给足以挥洒自己的才情而腾出地方。当然,这也需要一个条件,一般是短篇小说与中篇小说,长篇小说则不适宜,事实上也很少看到感性化的长篇小说。正是表达的思想主题走在前面,小说家没有来得及周密考虑小说的诸要素。从文体的角度审视,这当然是一种缺陷,但正因为这一缺失,使小说家在创作中不断找到真正的自我,寻找到笔墨文字写作的乐趣。除以上引文中提及的诗化小说家外,以诗人之名占据新文学史地位的现代诗人中,也有不少尝试过小说,如郭沫若、冯雪峰、徐志摩、冯至、卞之琳、林徽因等人,自然诗化的意味更为浓厚,诗才的呈现更为显著,如卞之琳的随笔式小说《地图在动》《山山水水》,便不难看出这一特点。
    翻看现代小说家的传记,一个大概的印象是,现代小说家靠自学成才、无师自通的居多。鲁迅在回答自己是如何写起小说的时候,他说“大约所仰仗的全在先前看过的百来篇外国作品和一点医学上的知识,此外的准备,一点也没有”[8]。叶圣陶则说:“如果不读英文,不接触那些用英文写的文学作品,我决不会写什么小说。”[9]现代小说家最初并没有准备全力以赴去作一个优秀作家,但命运似乎都会与自己开一个玩笑。不过,通过暗自摸索、不断练笔,他们逐渐掌握了写作技巧。同时把自己的创造性,或负载于作品人物身上,或附在作品的思想内蕴上。另外,不少现代作家都有写诗、作散文的经历,如鲁迅、郁达夫的旧体诗创作,废名、沈从文、萧红等的新诗创作,有了这一诗性积累,自然取长补短,能发挥自己的创作个性与才能,也能更为快速、顺利地进入写作状态,以便卖文为生。在诗化小说的具体写作中,现代小说家很少有通篇考虑情节、人物、环境等诸要素的,他们写小说时,往往某种飘浮的情调,某个人物的侧影,一个简单的故事,几幅错落的画面,便触发自己的思绪,经过富有个性的自由创造者之手,稍作点拨渲染,便成为一篇短篇小说,如鲁迅的《故乡》,郁达夫的自叙传短篇,废名的《竹林的故事》《凌荡》之类,王统照的《春雨之夜》,冰心的某些小说,孙犁的《荷花淀》等。现代小说史上这类抒情性,带有诗化色彩的小说实在太多了,虽然谈不上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也没有多少曲折的情节可供叙事学研究,但读者关注的是,小说表达的某种感伤、回忆、印象、乡愁、风情、人生哲理,更能引起自己的共鸣,寻找到“乱读”小说的感觉,并寻找到自己现实人生的感受。譬如五四新文学的读者群,时代的苦闷、伤感,离乡的思念、乡愁,都被此类主题的小说连根拔起,这正是现代作家与作者互相沟通的通道。又如20世纪40年代解放区孙犁的诗化小说,其作品中像水生嫂之类的女主人公那种大爱、勇敢,以及热爱当下生活的精神风貌,也是读者们所欣赏与钦慕的。
    “以诗为文”传统,不完全是小说对诗歌的借鉴,也不全是诗歌文体内部的迁移,过于强势的诗文化,影响小说文体的独立性,也对小说文体的含混有所助益。像宋涛之于晋唐诗歌,“以文为诗”是宋诗寻求个性的创新之举一样。同样,因为有以古典诗歌为主体的中国文学史背景,除“五四”作家在古典文学修养上具有深厚基础外“五四”以后新起的一代又一代作家,这样的古文修养正逐渐淡化,但不妨碍他们的小说也充分的“诗化”,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显然只能说明继承本身没有多大的说服力,后起之秀们并不一定阅读古代诗歌作品,甚至对于前辈作家也并不一定研习、模仿,他们是在自己心智特征的基础上,从事创造性的生产劳动,活跃的情感、直接来自于生活的亲切感受,都培植了复现生命个体心境的条件。现代作家创造机制中潜在的、隐形的因素得到激发与释放,这样看似延续了事物的面貌,其实是沿着各自的轨道在滑翔。正因为某种相似,也因为现代作家为了正名对所受影响的揭示,所以在后来者的眼光中看来,居然能连成一片。连成线的过程,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传统的流变过程,传统似乎像一条河流一样,是不曾断流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