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坛聚焦 >

鲁迅研究的三种范式与当下的价值选择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 张福贵 参加讨论

    【内容提要】鲁迅研究从来不是单纯的个体作家分析,而是对其人其文所表征的一种文化属性的理解;对于鲁迅研究的评价也从来不是一种单纯的学术史的评价,而是与一个时代的价值取向相关联的社会评价。当下,在学术逻辑回归与学术民间性凸显的态势下,鲁迅研究的立场和价值评价出现了明显分野。同时,作为一种被过度阐释的显学,鲁迅研究存在着研究的重复性和细小化倾向。以史料挖掘为主的历史性研究、以知识阐释和审美评价为主的学问化研究、以追求思想的当下意义与价值为主的当代性研究,是鲁迅研究的三种基本范式。每一种研究范式都是对鲁迅丰富复杂的精神世界的开掘和理解,同时又都存在着某种程度的悖论和不同的价值功能。
    【关 键 词】鲁迅研究范式/历史性/学问化/当代性
    【作者简介】张福贵,文学博士,吉林大学文学院教授。
     
    与研究同时代的一般作家不同,研究鲁迅往往使人内心有一种沉重感。这种沉重来自于研究者对于鲁迅精神世界的进一步深入,也来自于鲁迅思想与当下社会现实对接后产生的某种焦虑。在这种个人心境和思想环境的纠葛之中,梳理和反思鲁迅研究历史及其功能,在承认和肯定多种范式的鲁迅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作出价值选择是十分必要的。
    对于鲁迅的研究从来就不是单纯的个体作家分析,而是对其人其文所表征的一种文化属性的理解;对于鲁迅研究的评价也从来不是一种单纯的学术史的评价,而是与一个时代的价值取向相关联的社会评价。中国文学、文化的变化,都能从中得到某种程度的体现。面对当下中国学术和社会思想的纷杂状况,我们到底需要一种怎样的鲁迅研究,这既是一个如何超越学术史的问题,也是一个如何认识和实现鲁迅思想价值的问题。
    一、21世纪鲁迅研究的态势与困境
    在确定鲁迅研究的价值选择之前,首先需要对当代中国鲁迅研究的发展路向和态势有一个基本的把握。鲁迅研究的历史与鲁迅评价的变迁一样,都是与时代进程和社会发展紧密相关的。从1913年《小说月报》发表主编恽铁樵的《焦木附志》评价鲁迅文言小说《怀旧》开始,鲁迅研究至今恰好已有百年的历史。而经过整整一个世纪的学术积累与思想纷争,鲁迅研究在今天呈现出分化与转化的态势,同时也面临着学术生长的困境。
    第一,学术高原研究空间的有限性,导致鲁迅研究的重复性和细小化。
    无论肯定还是否定,鲁迅研究一直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的显学,经过多年来的学术积累,更成为当代中国的学术高原。据不完全统计,从1913年到2012年的100年间,中国各类报刊上公开发表的有关鲁迅研究的文章共计31030篇,出版相关研究著作1716部。①这是迄今为止中国文学史上任何一位作家研究所不能企及的。这一研究对象及其所涉及的范围,从整体到细部,从本体到关系无所不包,研究成果精深而系统。从学术研究心理和学术发展空间的一般规律而言,愈是学术高原,研究的难度就愈大,就愈难以寻找新的学术生长点。研究空间的有限性导致了研究中的过度阐释,也导致研究选题和学术思想的重复和雷同。
    与1980年代鲁迅研究的回归和深化相比,21世纪鲁迅研究处于一种重复性和悖论式的状态。思想阐释和艺术评价的重复性一直是鲁迅研究中的最大困局。当然这不仅仅是鲁迅研究界存在的问题,甚至不仅仅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界存在的问题。问题的重复来自于思想的重复,思想重复的本质是思想能力的弱化;思想能力的弱化源自于学术环境和惯性思维方式的制约。于是,某些问题搁置一段时间后再被提起,就增加了问题的新鲜感,甚或被当作新的问题加以讨论和争论,从而由“还原”走向“重复”。
    应该看到,对研究对象的重复阐释,是学术研究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因为任何思想的发展都是通过思想的积累而逐步实现的。在思想实践亦即学术研究过程中,创新是罕有的,重复则是常见的,所以思想创新才成为人类代代相承的渴盼。在学术研究中,重复阐释本身具有两个重要的意义:第一,显示出问题的重要性;第二,显示出价值的恒定性。经典的形成必须要有反复和重复的阐释过程,没有这个过程就很难成为经典。与此同时,我们又必须看到,人类思想的积累不单单是思想重复的过程,更有赖于思想的创新。通过创新提升思想的质量,增加思想的容量,为学术研究开拓新的视野。如果研究都在重复前人的思想和已有的成果,其结果不仅仅是造成时间的浪费,更重要的是造成思想的停滞。近年来,中国鲁迅研究确实开拓了一些新领域,解决了一些重要问题,但仍有许多重大问题都是在重复过去几十年来未曾间断的话题:思想转变抑或进化论问题、反传统抑或继承传统问题、改造国民性问题、宗教关系问题、左翼文学关系问题、现实主义问题等。在重复阐释中缺少新的发现和见解,重复性的知识和思想在研究成果中仍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1995年在张家界召开的全国鲁迅研究学术讨论会上,张梦阳在谈到自己历时九年编撰《1913-1983鲁迅研究学术论著资料汇编》的感受时说:“八十余年的鲁迅研究论著,百分之九十五是套话、假话、废话、重复的空言,顶多有百分之五谈出些真见。”在遭遇众多质疑和批评之后,他后来把自己的观点进一步推向极致,称“后来经再三统计、衡量才发现,我所说的真见之文占百分之五,并非少说了,而是扩大了,其实占百分之一就不错,即一百篇文章有一篇道出真见就谢天谢地了”。他甚至指出,这种重复其实是一种“奴性研究模式与思维方法”。②这样的概括和判断也许有些严苛,但也反映了一种趋势和状况。从1913年至2012年中国大陆公开发表有关鲁迅研究的文章共31030篇,如果按照张梦阳的公式推断,有真见的文章只有300多篇!在这31030篇文章中,有关鲁迅思想研究的有7614篇,占全部文章的24.5%。③即是说,包括如此大比例的鲁迅思想研究文章在内,绝大多数研究成果并未体现出思想的创新,这就恰恰背离了鲁迅思想的本质,也就远离了鲁迅本身。如果这是一种事实的话,其研究结果的学术价值是十分值得怀疑的。当然,这不仅仅是鲁迅研究独有的现象。
    其实,鲁迅研究并非一个已被完全穷尽的世界,仅就鲁迅思想和价值而言,仍有许多值得开拓的空间和可探讨的问题。例如,鲁迅与民国政治的本源关系、鲁迅与民粹主义、鲁迅的政治哲学、鲁迅文艺思想中外国文学思想的流变考据、鲁迅思想的日常化价值、鲁迅研究的民间性问题等。
    第二,学术逻辑的回归与学术民间性的凸显。
    从1950年代开始,鲁迅研究一直居于中国大陆学术和文化的中心位置。新中国建立后,每逢鲁迅诞辰或逝世的重大纪念日,都要召开隆重的大会,并由重要的媒体刊发纪念文章。例如,在鲁迅逝世纪念日,《人民日报》于1949年10月19日发表社论《鲁迅先生笑了》、1951年10月19日发表社论《学习鲁迅,坚持思想斗争》、1952年10月19日发表社论《继承鲁迅的革命爱国主义的精神遗产》、1956年10月19日发表社论《伟大的作家伟大的战士》、1966年10月19日发表社论《学习鲁迅的革命硬骨头精神》、1976年10月19日发表《学习鲁迅永远进击》;为纪念鲁迅诞辰,1981年9月25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鲁迅精神永在》、1991年9月26日发表评论员文章《最好的纪念》等。这种高度组织化的活动,使中国鲁迅研究成为当代学术的中心问题,对于提高鲁迅的历史地位、扩大鲁迅思想的影响、推动鲁迅研究有着巨大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
    长期以来,特别是“文革”中对于鲁迅的过度阐释,使一种理性的学术活动变成了一种非理性的造神运动,形成了影响深远的“文革鲁迅”现象。“文革鲁迅”反历史和悖逻辑的事实存在,为鲁迅研究的回归与深化提供了潜在的思想前提和学术空间,使得1980年代鲁迅研究绝处逢生并突飞猛进,成为中国鲁迅研究史上的黄金时期。因为对于“文革鲁迅”的反拨本身就是对于学术逻辑的一种回归,前面所说的重复阐释正是从否定“文革鲁迅”开始的。改革开放后,鲁迅研究从“文革鲁迅”走向“新时期鲁迅”,成为中国鲁迅研究史上少有的一个突变期和发展期。鲁迅研究队伍构成、论著产出和活动规模,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态势。除了国家级学会之外,不仅每个省都有鲁迅研究会,而且许多地市也都有鲁迅研究团体和机构。从1979年到1989年十年间中国大陆共发表鲁迅研究文章7866篇,④比1913年到1979年66年间总和的7421篇文章还多400多篇!这个黄金时期的出现不只是因为研究成果数量上的增加,更重要的是思想质量和学术含量的提高。
    19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环境变革为鲁迅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最终成就了“新时期鲁迅”的精神特质。其重要标志就是以王富仁、钱理群、汪晖等为代表的新一代鲁迅研究者及其成果的出现,他们对于鲁迅研究的最大贡献就是把鲁迅研究从单一的政治逻辑转向学术逻辑和思想逻辑,从而凸显了鲁迅文化选择在中国社会转型中的历史价值与当代意义,对于1980年代及其后鲁迅研究的深化和中国社会思想文化的变革产生了重大影响。
    1990年代是中国鲁迅研究较为沉滞的时期。社会的迅速转型导致了社会中心意识的转移,功利化和个人化追求凸显。鲁迅研究出现民间性凸显、小众化分野的趋势,其具体标志之一就是纪念鲁迅大型活动的减少和鲁迅从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撤退”。就学术自身发展来说,这种鲁迅研究小众化的出现更多的是受制于正常学术逻辑的支配,因为稳固和纯粹的学术研究必然都是小众化的。令人惊诧的是,鲁迅研究民间性的凸显和鲁迅思想价值的大众性回归,正是在鲁迅作品从中学语文教材中“撤退”事件之后出现的。1990年代是一个文化反思的时代,反思的结果之一是对于五四新文化传统的质疑和“国学”的复兴。这种价值取向是与否定鲁迅思想的文化价值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在民间特别是网络舆论中,疏离和反感鲁迅成为了一种时尚。而21世纪之后,民间对鲁迅的评价则发生了逆转,负面评价逐渐减少,正面评价明显增多。这与人们对鲁迅思想及其现实关系理解的加深有直接关联,而鲁迅作品从中学语文教材中“撤退”则是这种思考和表达的一个契机。
    进入21世纪之后,鲁迅研究论著的产量也有所恢复。据统计,从2000年到2012年,大陆共发表鲁迅研究文章9982篇。特别是研究生相关学位论文达到2262篇,其中硕士论文1938篇,博士论文324篇。而1990年到1999年硕士博士相关学位论文只有39篇,其中硕士论文24篇,博士论文15篇。单纯从数量来看,后十年是前十年的几十倍。需要指出的是,多数研究生学位论文基本上延续了传统的鲁迅研究价值观,但一般的研究文章的评价立场则出现了明显的分化。
    第三,研究立场和价值评价的分野。
    1980年代特别是1990年代之后,中国大陆鲁迅研究出现了明显的分化态势。思想价值观的多元化和人文学术价值取向的主观化,导致了鲁迅研究价值判断的多元化。从学理的角度来看,这是鲁迅研究深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学术立场的分化就是价值观的多元化,其背后是社会转型时期知识分子思想的新变,也是社会意识形态分化的重要表征。研究者依据各自不同的立场和价值观来阐释鲁迅,体现出各种不同的言说方式,在争论和热议中鲁迅研究已成为各种思想碰撞和对话的聚焦点。正如王富仁所言,在当下多元化的视野里,我们失落了一个具有相对确定性的鲁迅。这个“具有相对确定性的鲁迅”,⑤就是一个在单一评价尺度下产生的传统鲁迅形象。
    鲁迅的精神世界是丰富和复杂的,这决定了鲁迅研究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任何一位鲁迅研究者的研究都是在试图从不同层面努力与鲁迅沟通对话,意在找到自己所认定的鲁迅的真实形象,而这些不同的理解又从不同方面共同构成了鲁迅的整体形象和精神世界。从综合的价值评价来看,研究者对于鲁迅的认识大致表现为肯定与否定两种思想倾向,这是21世纪伊始中国鲁迅研究分化最显著的特征。其中,一种是从中国社会发展的角度,在研究鲁迅的过程中,寻找鲁迅对中国文化转型和发展的有用资源,意在突出鲁迅的经典性意义;另一种是从个体人格评价的角度,探究鲁迅作为普通人可能具有的思想、性格、品格方面的“人性的弱点”。后者既是对具体历史人物认识的深化,又是研究主体自我意识的觉悟。这种研究结果其实也反映当下中国学术思想环境的改善,具有思想史和学术史的意义。因此,应以公正和宽容的心态,来对待近年来学术界和社会上出现的鲁迅研究的分化现象。
    鲁迅研究的分化已经从单调的歌颂到复调的众声喧哗,这一变化彻底改变了以往研究中的单一价值观和非学理倾向。在政治层面,有的坚持肯定鲁迅的左翼立场,有的质疑其晚年的政治意识;在文化层面,有的进一步强化鲁迅文化选择的启蒙主义价值,有的批判其文化激进主义的反传统意识;在道德层面,有的突出鲁迅挑战强者、扶助弱小的崇高品格,有的对其私生活谜点进行否定性解读;在审美层面,有的张扬鲁迅文学的现实主义艺术贡献,有的指认其现代主义的先锋特征。这些理解虽说存在着不同的学理性差异,但都与过去简单的先验主义立场有了明显的不同。先验主义立场对于鲁迅价值的阐释是预先设定的,价值观是一元的,最终可能是用历史的误读和虚构来证明早已被预设的结论。在阐释过程中,从简单的线性历史观出发,所有的逻辑和事实从头到尾总是高度一致。这种阐释的结果只能说研究者对于历史事实有着非常明确的取舍,并掺杂了任意性的主观化演绎,历史人物最后成了不具有真实性的范本。
    鲁迅研究与经典性作家作品研究一样,在长期学术积累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一些相对固定的研究范式。范式一词在托马斯·库恩那里就是“典范”之意。很明显,这种研究范式不仅仅是指研究方法上的示范性或者模式化,而且是指思想和学术价值观的经典化。这也是笔者在此为什么不使用方式而使用范式的原因。鲁迅研究大致具有三种基本研究范式:第一,以史料挖掘为主的历史性研究;第二,以知识阐释和审美评价为主的学问化研究;第三,以追求思想的当下意义与价值为主的当代性研究,即鲁迅研究的当代价值和社会功能的关联性研究。前两者一直都是鲁迅研究的主要构成内容,成为认识鲁迅、阐释鲁迅的基础。而由于对“文革鲁迅”工具化研究的历史忌讳,第三种研究范式的研究历史和价值判断则比较复杂。应该说,前两种研究范式都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包含第三种研究范式的功能,但是笔者把鲁迅思想的当代性研究作为一种独立的范式提出来,就是要强调其研究价值和功能在当下所具有的特殊意义。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