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坛聚焦 >

梁陈赋韵诗探论(3)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北方论丛》2013年6期 毛振华 参加讨论

    三、赋韵诗的艺术特点
    文人雅聚,极大活跃了梁陈时期的诗歌创作活动。对此,《梁书·昭明太子传》曾经记载:“每游宴祖道,赋诗至十数韵。或命作剧韵赋之,皆属思便成,无所点易”[10](p.166)。吴承学先生认为:“诗人要有娴熟的技巧和广博的知识,才能对各种题目应对自如,或在所限的韵中运用自如,不致受到拘束”[14]。赋韵作诗者指韵为咏,韵脚的限定性导致艺术构思的单一化、艺术形式的类型化,但这种“群相切磋”的作诗方式,提高了诗作的表现技巧与形式之美,推动了梁陈五言诗律化的进程。《梁书·萧子显传》曰:“时中庶子谢嘏出守建安,于宣猷堂宴饯,并如时才赋诗,同用十五剧韵,恺诗先就,其辞又美”[10](p.513。梁陈赋韵之作善于藻饰,工于写景,韵律有度,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
    比如,吴均《共赋韵咏庭中有桐诗》曰:
    龙门有奇价,自言梧桐枝。华晖实掩映,细叶能披离。不降周王子,空将岁月移。严风忽交劲,遂使无人知[8](p.1749)。
    此作本是赋咏庭院中的桐树,但他却能活用“龙门之桐”、“不降周王子”等典故,还反用嵇康《琴赋》之意,把王子乔的下降与桐树直接联系起来,寓意岁月无情流逝,诗中寄托着作者怀才不遇的悲叹。诗作用典方式不拘一格,富于变化,韵律和谐,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又如,陈后主《上巳宴丽晖殿各赋一字十韵诗》曰:
    芳景满辟窗,暄光生远阜。更以登临趣,还胜祓禊酒。日照源上桃,风摇城外柳。断云仍合雾,轻霞时映牖。远树带山高,娇莺含响偶。一峰遥落日,数花飞映绶。度鸟或遛檐,飘丝屡薄薮。言志递为乐,置觞方荐寿。文学且迾筵,罗绮令陈后。干戈幸勿用,宁须劳马首[8](p.2515)。
    这是他们欢娱宴乐时的景物描写,断云、轻霞、远树、鲜花、度鸟、飘丝等无不充满诗情画意,尽展春景韶茂。其诗典雅贴切,字句锤炼工巧。清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评曰:“宜句句分看,并能低徊见隽,押韵必取致”[15](p.326)。又如,《祓禊泛舟春日玄圃各赋七韵诗》曰:
    园林多趣赏,祓禊乐还寻。春池已渺漫,高枝自嵸森。日里丝光动,水中花色沉。安流浅易榜,峭壁逈难临。野莺添管响,深岫接铙音。山远风烟丽,苔轻激浪侵。置酒来英雅,嘉贤良所钦[8](p.2518)。
    诗作描绘了玄圃泛舟游乐时的“春池”、“高枝”、“峭壁”、“深岫”等优美景色,不仅显现出作者高超的语言与修辞技巧,而且在韵律形式上已浸具格律之体。清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评曰:“宜细玩其好句,各有生动之态”[15](p.326)。再如,《七夕宴玄圃各赋五韵诗》曰:
    殿深炎气少,日落夜风清。月小看针暗,云开见缕明。丝调听鱼出,吹响间蝉声。度更银烛尽,陶暑玉卮盈。星津虽可望,讵得似人情[8](p.2518)。
    “月小看针暗,云开见缕明”句,描绘出了浮针乞巧的情趣,颇为细密新巧;“丝调听鱼出,吹响间蝉声”句,描写游鱼亦具有灵性,且有蝉鸣和笛声相伴,语辞优美,情韵幽雅。
    诸如此类之诗,颇多炼意精工之句,比如,《上巳玄圃宣猷嘉辰禊酌各赋六韵以次成篇诗》:“莺度游丝断,风驶落花多”,“峰幽来鸣啭,洲横拥浪波”[8](p.2516),《献岁立春光风具美泛舟玄圃各赋六韵诗》:“沙长见水落,歌遥觉浦深”[8](p.2514),《五言画堂良夜履长在节歌管赋诗迾筵命酒十韵成篇》:“云兴四山霾,风动万籁答。肃肃凝霜下,峨峨层冰合”[8](p.2519),皆句隽音切,对偶精严。
    梁陈赋韵诗对唐代次韵之作有很大影响。宋程大昌《考古编》卷七“古诗分韵”条曰:“唐世次韵起元微之、白乐天二公,自号‘元和体’,曰:‘古未之有也。’抑不知梁、陈间已尝出此,但其所次之韵,以探钩所得,而非酬和先倡者,是小异耳”[12](p.47)。次韵之作多是唱和之诗,依次用所和诗中的韵作诗,这些诗作中有很多标明“探得某字”和“赋得某字”者。比如,张说《侍宴武三思第应制赋得风字》诗云:“王池馆好,晓日凤楼通。竹町罗千卫,兰筵降两宫。清歌芳树下,妙舞落花中。臣觉筵中听,还如大国风”[16](p.3715),押东韵。《端午三殿侍宴应制探得鱼字》诗云:“小暑夏弦应,徽音商管初。愿赍长命缕,来续大恩余。三殿褰珠箔,群官上玉除。助阳尝麦彘,顺节进龟鱼。甘露垂天酒,芝花捧御书。合丹同蝘蜓,灰骨共蟾蜍。今日伤蛇意,衔珠遂阙如”[12](p.3749),押鱼字。
    总之,梁陈文学集团注重群体性游宴活动,他们倡导的集体赋韵诗,显现出审美趣味的趋同性,形成诗歌创作的良好环境,体现“诗可以群”的理念。他们的诗歌创作,在美感形式、表现技巧等方面汲取了“齐梁体”的声律和艺术成果,讲究形式美、善于藻饰、工于写景,语言更为平易明快,描摹越发细密精巧,促进了梁陈诗歌的格律化进程。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