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学视点 >

端木蕻良的创作资源与小说《科尔沁旗草原》的形成(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作家网 陈 宁 参加讨论

    体 验
    体验有别于经历,它是作家对自己所经历的生活的最深切最真实的感受。一个作家敏于关注生活,敏于感受生活,那么他的体验也往往越丰富。体验产生于作家对自己所经历生活的敏感,它也最终会“逼迫”作家形成不吐不快的创作冲动。因而,发自于作家生活体验的作品往往可以达到艺术的真实,也往往会成为可以打动人的经典作品。
    给予端木蕻良创作体验最多的当属“土地”。他在许多文章中都曾提及“土地”之于他创作的意义。“土地传给我一种生命的固执。土地的沉郁的忧郁性,猛烈的传染了我,使我爱好沉厚和真实,使我也像土地一样负载了许多东西……土地使我有一种力量,也使我有一种悲伤……我活着好像是专门为了写出土地的历史而来的。” “土地的荒凉和辽阔”传染给端木蕻良以“忧郁和孤独”,土地塑造了端木的创作性情,“这种感情的实质表现在日常生活里就是我的作人的姿态,表现在文章里,就是〈科尔沁旗草原〉〈大地的海〉〈大江〉〈大时代〉……”(《我的创作经验》),因而,土地和关于土地的历史,成为端木蕻良创作的内在动力,而这也形成了他对土地最深沉的体验和感受。
    土地的历史,即是生活在那片大草原上的人们的生活历史。端木蕻良不止一次地提到生活之于作家的意义。“文学家是从生活里钻出来的哲学家。从白纸黑字里钻出来的哲学家代替不了他们的工作”,正是因为熟谙于家乡人们的生活,并激动于这样的生活,才形成了《科尔沁旗草原》这部小说。“在那个大草原上,我看到了无数的黔首愚氓、旷夫怨女,他们用他们的生活写出了我的创作经验。假如我还有一点儿成就,那就是因为我是生活在他们里的一个”(《我的创作经验》)。
    我们看到,在小说《科尔沁旗草原》中,丁家的兴起与衰落、丁黄两家众多个性丰满的人物,丁宁的心灵世界,以及丁黄两家的矛盾冲突,是小说最引人入胜的部分。而这恰恰与端木蕻良的个人生活体验密切相关:他对东北乡村社会及乡村生活的了解,尤其是对贵族大地主家庭生活的熟稔,对母系一族所代表的劳苦民众生活的深谙,对父族和母族之间的斗争和矛盾的深切感受,构成了他最重要的生活体验。出自于体验的乡村书写成为小说《科尔沁旗草原》中的亮点。因而我们发现,在对封建地主家庭的叙写中,尽管端木从理性上认识到了这个家族所存在的种种腐败和堕落,但他却没有对其作出单一的价值评判,而是饱含深情地描述了自己祖辈的智慧、能力和旺盛的生命力。正如夏志清先生所说:“同茅盾、巴金、老舍一样,端木也为自己周围的家庭、乡里与社会腐败堕落,感到压抑苦闷。前三位比端木年长的作家,只是通过他们在《子夜》《猫城记》与《家》里的代理人,阐明种种救国的途径,端木则是从内心深处体验到他所继承下来的土地,那原始而肥沃的原野,尽管在它身上滋生着渗透着封建气息的僵尸——地主老爷太太们,但却是那么富于活力。这土地本身就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生动见证。”可以说,对这些生活的深入体验和感受,避免了端木蕻良简单的理性批判,而是让读者随着小说的描述沉浸到了这个封建大家族的血肉肌理之中,从其中感受家族中那些具体鲜活的存在。因而,这份切身的体验构成了端木蕻良创作的基本源泉。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