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坛聚焦 >

上博(四)《多薪》诗旨及其《诗经》学意义(3)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学遗产》2013年6期 吴洋 参加讨论

    作如此解释,两篇《扬之水》的“扬之水,不流束薪”才可与后面的“兄弟”、“彼其之子”的意义紧密相连,且后二者的意指亦无烦辞费,可以通读无碍(31)。
    《诗经》中涉及兄弟关系的作品,多用天然之植物形态取譬起兴。如《小雅·常棣》云:“常棣之华,鄂不。凡今之人,莫如兄弟。”这是用棠棣茂盛之花来比喻兄弟和睦;《小雅·弁》云:“岂伊异人?兄弟匪他。茑与女萝,施于松柏。”这是用茑与女萝攀援于松柏来形容兄弟依附于宗族;《大雅·行苇》云:“敦彼行苇,牛羊勿践履。方苞方体,维叶泥泥。戚戚兄弟,莫远具尔。或肆之筵,或授之几。”这是用爱惜丛生之芦苇来表达对兄弟的爱护。而《唐风·杕杜》云:“有杕之杜,其叶湑湑(菁菁)。独行踽踽(睘睘),岂无他人,不如我同父(同姓)。嗟行之人,胡不比焉。人无兄弟,胡不佽焉。”诗作不仅用杜梨枝叶的茂盛来反衬作者没有兄弟的孤独,更用同行之人不能相互帮助倚靠来强调没有兄弟的痛苦,这与《多薪》诗的寓意何其相似(32)。可见,以天然植物比喻宗族兄弟是《诗经》中的常用手法,所谓“本是同根生”是也。而“薪”为人工伐取聚集之木材,其意与兄弟相反相成,亦属顺理成章。其实,《毛传》也曾经指出过“薪”的这层含义,《唐风·绸缪》“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下《毛传》云:“男女待礼而成,若薪刍待人事而后束也。”(33)由于《绸缪》为新婚之诗,故《毛传》以婚姻解释“束薪”,但是所谓“薪刍待人事而后束”则显然已经指明了“薪”的非天然的特性。主旨既定,临文各异,我们有理由相信《毛传》之所以在两篇《扬之水》中不把“不”解释为否定词,其原因或即在此。如果没有《多薪》一诗,我们在理解这两篇《扬之水》时,恐怕永远也无法摆脱郑玄、朱熹以及闻一多的成见,而对于《毛传》的诠释思路,恐怕也只能付之阙如了。
    综上所述,《多薪》一诗以“多薪”起兴,通过对比人工采伐之薪柴与天然生长之树木来表现天生的兄弟比任何其他社会关系都更为可贵。《多薪》中所揭示出的“薪”之人工属性与兄弟之天然属性的对应关系,是合理解释《诗经》中《王风·扬之水》和《郑风·扬之水》两篇的重要线索,《毛传》对于两篇《扬之水》的注解很有可能即建立在与《多薪》相同的认识基础之上。从这一点来看,《毛传》对于《诗经》中某些传统的比兴含义有着更确实的认识,其与先秦《诗经》学的渊源较深,是探索先秦《诗经》学的重要桥梁。与《毛传》不同,郑玄的注解往往强据《诗序》立说,虽自谓以“宗毛为主”,但是其建立儒家政教谱系和系统的意图比较明显,往往采杂说附会本文,不仅每与《毛传》违背,更多曲解,相比于《毛传》,《郑笺》更具汉代学术思想的特征。因此,毛、郑的区别,或许不仅仅是具体理解上的歧义,其背后恐怕还具有更深远的思想渊源上的不同。
    《多薪》一诗对于“薪”的人工属性的揭示,明显来源于“薪”本身的特征,其修辞手段更为原始和基础,后世注家所认可的“薪”与婚姻的关系应该同样是从这一意义引申而来。《诗经·邶风·谷风》中说“宴尔新婚,如兄如弟”,正是用兄弟关系来比喻婚姻关系,婚姻关系是非血缘的社会关系中最亲密的,甚至可以与兄弟关系相比,因此,“薪”反向对应着兄弟关系,正向则可以特别指代夫妻关系。《诗经》在不同的语境下,对于“薪”的正反两方面的意义指向都有应用。喻婚姻的诗作语意显豁,如《诗经·齐风·南山》中说“析薪如之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这样直接的比兴后人极易辨识;而喻兄弟者则往往为其所掩,反而不易理解了。《多薪》一诗的发现,使尘埋于历史之下的古老的比兴意义重见天日,为我们重新认识《诗经》中的相关作品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相信随着更多出土文献的面世,我们对于《诗经》会有越来越多不同以往的认识。
    最后,从艺术水平来看,《多薪》后三章重章叠句,每章诗前后相应,三章诗的情绪逐层深入,情真意切,写作手法和风格接近于《国风》和《小雅》中的某些作品,相比于其前篇《交交鸣乌》,更为形象生动,艺术水平较高。从诗本身来看,楚文学的风格并不明显(34),其词句和谋篇几乎均承自《诗经》,对于此诗到底是楚人所作还是从中原流传到楚国的问题,恐怕还需要更多的资料才能作出比较确定的分析。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