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坛聚焦 >

传播在战国文学发展中的地位(5)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学遗产》2013年6期 陈桐生 参加讨论

    五文学文献在传播中得到保存
    可能很少有人想到,我们今天所读的先秦文学文献,基本上是由战国诸子在传播过程中保存下来的。战国诸子本没有保存文献的职责,负有保存文献职责的是周王室和各诸侯国的史官,但是在春秋战国秦汉之际,由于史官弃职奔逃、诸侯为僭越礼制而有意毁灭文献、兼并战火焚毁、秦王朝焚书、项羽火烧秦宫室等种种历史原因,先秦史官保存的文献所剩无几,官方文献保存机制完全失效,只有战国诸子个人保存的文献得以流传后世。
    战国诸子的文献保存是一种分散、独立、自发的民间个人行为。没有人给他们下达保存文献的指令,没有人给他们颁发薪酬,没有人给他们提供经费与场所,甚至连口头表彰与鼓励也没有,所有文献的抄写、收集、传播、保存都是出于战国诸子个人的自觉。诸子的文献保存受到个人的学派立场、理论兴趣、学识深浅、财力厚薄、居室场所、师承交游、学术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战国前期,诸子所保存的可能主要是本学派文献,但在进入战国中后期以后,由于学术争鸣的需要,诸子各派不仅要研习本学派的文献,而且要深入研究论战对方的观点。这样就势必要求诸子们博览本学派以外的文献。1993年湖北郭店楚墓出土一批竹简,该墓墓主属于士一级的低级贵族,墓中竹简不仅有道家的《老子》、《太一生水》,而且有儒家的《缁衣》、《五行》、《鲁穆公问子思》、《穷达以时》、《性自命出》、《成之闻之》、《尊德义》、《六德》、《唐虞之道》、《忠信之道》以及四篇《语丛》。墓主生前究竟是儒家学者还是道家学者,仅从墓中竹书很难判定。诸子的个人文献收藏虽然不比官方集中,但它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每个藏书人的积极性,而且由于诸子后学人数众多,因而从概率上说,即使其中一部分人的藏书亡佚,但总能确保另一部分人的藏书传之后世。
    在学派之内师徒相传,是战国诸子保存文献的主要形式。战国诸子师徒之间的关系非常牢固,弟子身心无条件地依附于宗师。这是因为诸子私塾兼有教育、宗法、政治甚至宗教等多重性质:师徒之间既是师生,又有着类似父子的伦理情感;宗师既是业师,又是这一派的政治领袖;某些学派的弟子之于宗师,颇似信徒之于教主。这种持久而稳固的师徒关系为文献传承提供了有力保证。宗师在私塾内给弟子传授学业,弟子的记录手稿就成为他们手中的文献。弟子学成之后,再传给自己的后学,一代又一代师徒在传递学术薪火的同时将文献向后传播。有些文献在传授过程中逐渐成为专门学问,最典型的是儒家传授的五经。春秋之后,诸侯贵族和其他学派弃诗书如敝屣,孔子师徒则人弃我取,在儒家内部传授这几种文献,如果不是孔子师徒,那么这几部文献可能也像《三坟》、《五典》、《八索》、《九丘》的命运一样。《汉书·艺文志》著录的《六艺略》文献,凡一百零三家,三千一百二十三篇,这些经学文献虽然大都是汉代作品,但都是由先秦儒家经师一代一代传授下来的。
    战国诸子在文献传播过程中往往存在删述行为。诸子后学在传播宗师文本过程中,可以根据时代条件的变化和自己的理解,对宗师文本进行增删。这对文献保存具有重要意义,加强了诸子后学与他们所传播文献之间的感情联系。因为这些经过删述的文献之中,渗透了诸子后学的精神劳动,从而这些文献再也不仅仅是宗师的作品,同时也是他们自己的作品,他们也是其中的作者之一,文献由此成为他们生命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样,删述不仅加深了诸子后学对文献价值意义的理解,而且极大地提升了他们保存文献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在传道授业过程中传承文献,这是战国诸子文献保存获得成功的关键。战国诸子的目标是传道,文献保存只是他们传道授业的产物。对弟子后学而言,宗师的道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他们的人生道路,使他们平淡寂寞的人生变得那样庄严神圣,那样富有意味,那样充满价值。他们的人生目标、理想、意义都在道之中,为此他们愿意用自己毕生精力甚至付出自己宝贵的生命来捍卫、发展、传播这个道。可以不要官爵,可以不要财富,可以失去一切,但是道绝不能丢。道不虚行,载道的文献就是诸子学者的命根子。无论付出怎样的艰辛,也不管承担多大的风险,他们都要守住载道的文献。秦王朝下令焚书,诸子后学藏书是要付出“弃世”“黥为城旦”代价的,但仍有一批舍生忘死、守道藏书的人,像济南伏生藏书壁中的举动,当时绝不止他一人。我们从《汉书·艺文志》看到,凡是战国诸子百家的重要文献,大体上都传到汉代。以先秦史书为例,我们所读的先秦史书,就是儒家舍生忘死保存下来的:《尚书》、《春秋》是儒家的经典,《左传》和《国语》被儒家视为《春秋》的“内传”和“外传”;《世本》是作为《春秋》的广义传记而得到儒家的保存;只有《战国策》是由战国纵横家保存下来。与儒家无关的先秦史书全部失传。对战国诸子而言,保存文献就是保存他们的道,这为文献真实性提供了根本保证。近年面世的郭店简、上博简、清华简之中,有些竹书可以与传世先秦文献相互参照,这说明传世先秦古书大都是真本。战国诸子完全凭借个人的自觉,在传道过程中传播并保存自己所钟爱的文献,由此保证了中华民族文化血脉的延续。
    一般说来,文学传播是联结文学生产与文学消费的中间环节,是文学作品价值得以实现的中介。但从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到,战国文学传播远远超越了它的一般功能,其时文学传播过程同时又是文学生产过程和文学接受消费过程,文学传播者同时又是文学生产者和文学消费者,没有哪一个时代像战国那样,将文学生产、文学传播、文学消费三者如此密切地结合在一起,没有哪—个时代的文学传播如此重要,而这一切又与战国诸子百家传授学术薪火方式特别是与他们的奋斗宗旨密切相关。传播之所以在战国文学发展过程中起到如此重要的作用,传播之所以在如此深度和广度上制约着战国文学的内容和形式,其奥秘就在这里。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