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在社会巨变、文化转型的春秋战国之际,中国文学传播经历了从官方到民间的历史性变革,这场变革深刻地影响到战国文学的面貌。没有哪一个朝代像战国那样,传播在文学发展过程中起到如此重要的作用。战国文学传播不是停留在单纯传播作品之上,传播本身就是一个文学创造过程,很多战国文学文本就是在传播过程中不断生成的。其他像文学语言的口语化、散文的特殊结构形式、托名的技巧、文献的保存等诸多战国文学现象,都只有从传播角度才能得到合理的解释。 【关 键 词】文本/语言/结构/托名/保存 【作者简介】陈桐生,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文学院教授。出版过专著《中国史官文化与史记》等。 商周春秋时期的文学传播是在官方政治宗法体制之内进行:传播内容是《诗》、《书》、《易》和史文;传播者是商周王室和各诸侯国的史官和乐官;传播的受众是贵族阶层。春秋末年,周王朝政治宗法体制趋于崩溃,文学传播从官方走向民间,传播主体由商周史官变为诸子百家,传播内容由官方文献变为诸子治国平天下的散文和南楚新兴的辞赋,传播的组织形式由商周官方体制变为学派之内师徒相传,传播的受众由贵族子弟变为各学派弟子后学,传播的宗旨由履行王事职责变为按照各派学说重建一统天下。春秋战国之际的文学传播转型,不仅极大地拓展了文学传播的规模,提升了文学传播的效率,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战国文学自身的面貌,没有哪一个朝代像战国那样,传播在文学发展过程中起到如此重要的作用:不仅很多战国文学作品内容是在传播过程中逐步生成,而且像文学的语言、文章的结构、托名的技巧乃至文献的保存等等,都只有从传播角度才能得到合理的说明。 一文本在传播中逐步生成 汉代以后作者发表文章,除了少数民间文学作品在传播过程中不断被增删之外,绝大多数文章在发表时都是定稿。战国文章往往不是一次写成,最初文本在进入传播过程之际还不是一个定本,而是由宗师写出初稿,或者由宗师口述,弟子笔录,然后在传播过程中由弟子后学不断增删,战国文本就是在传播、接受、增删、再传播、再接受、再增删的动态过程中不断生成,有些文本从初稿到最后写定,可能需要几百年时间。 战国时期,不同宗师有不同的传播系统,而不同传播系统会产生不同的文本。郭店楚墓竹简《性自命出》和上博简《性情论》是一个很好的例子①。这两个本子的入墓年代大致相近,都在战国中期偏晚。它们应该是同出于一个祖本,由于出于不同的传播系统,因此这两个本子在分章和文字方面均有较大的差异。郭店简《性自命出》第3章和第4章的前半部分,是上博简《性情论》所没有的;郭店简《性自命出》后半部分是以第14、15、16章开头,而上博简《性情论》则将这三章放在文章最后;在郭店简《性自命出》第17、18章之间,上博简《性情论》插入第22章。两种版本的文字差异更多。有些是单个字的写法不同,例如,郭店简《性自命出》第l章“凡人虽有性”的“性”,上博简《性情论》写成“生”。又如第5章,郭店简的“交”和“厉”,上博简字下皆有“心”字。有些是接连几个字不同,如第8章,郭店简“凡道心术”数字,为上博简所无。又如第12章,郭店简“凡至乐”三字,为上博简所无。有些是句子的不同,例如,第2章“虽有性心弗取不出”一句,是上博简所没有的。又如第7章,郭店简“道者群物之道”,上博简无“者群物之道”,但在第一个“道”字后有“也”字。两种版本还存在不同的大段文字,如郭店简第3章“凡心有志”一段,第4章“凡物无不异也者”至“柔取之也”一段,第13章“喜斯陶”一段,都是上博简所没有的。再如第14章,郭店简“举,其心必在焉,察其见者,情焉失哉”、“忠,信之方也;信,情之方也”、“近义,所为道者四,唯人”数句,均为上博简所缺②。与此相似的是,郭店简和上博简中都有《缁衣》,两种《缁衣》版本都是二十三章,比今本《礼记·缁衣》少两章。两种版本在文字上存在很多差异,例如第4章“惟王之邛”句,郭店简《缁衣》写成“共惟王恭”,上博简《缁衣》写作“惟王之功”。第6章郭店简“四方顺之”,上博简写作“四国顺之”。第9章郭店简“颂”,上博简写成“容”。第11章郭店简“卿事”,上博简作“向使”。第12章郭店简“不倍”,上博简作“倍倍”等等③。 同一文本在不同时段往往会呈现出不同面貌。对此郭店简《老子》与帛书《老子》可资比较。郭店简《老子》是战国中期偏后的本子,帛书本《老子》的抄写年代在秦汉之际。将两种《老子》进行比较,就可以发现它们章序和文字都有差异。郭店简《老子》“示素保仆,少私寡欲”,帛书《老子》写作“见素抱朴,少私寡欲”。郭店简《老子》“圣人欲不欲,教不教”,帛书《老子》写作“圣人欲不欲,学不学”。郭店简《老子》“为亡为,事亡事,味亡味,大小之”,帛书本《老子》写作“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郭店简《老子》“至虚,恒也;守中,笃也”,帛书《老子》写作“致虚,极;守静,笃也”。郭店简《老子》“夫天下多忌讳,而民弥畔”,帛书《老子》写作“夫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郭店简《老子》“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帛书《老子》写作“为学者日益,闻道者日损”。郭店简《老子》“大器曼成”,帛书《老子》写作“大器免成”。郭店简《老子》与帛书《老子》在思想观点上也存在重大区别。例如,郭店简《老子》“绝智弃辩”,帛书《老子》写作“绝圣弃智”;竹简本《老子》“绝诈弃伪”,帛书《老子》写作“绝仁弃义”。这些材料表明,“早期道儒关系远没有达到冲突尖锐化和激化的程度”④。 战国文本就是这样处于动态变化之中,究竟哪一个本子能够最后胜出而成为定本,这就要看历史的机缘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