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中国文学的外译是中外文明对话的重要途径,是中国文明走向世界的重要窗口,承载着建构中华文明形象的重要使命。 中华文化“走出去”是中华民族文化复兴和推动“中国梦”实现的重要手段。作为中国文化的一种表征符号和言说方式,中国文学面向全球的外译传播在民族复兴和文化繁荣进程中的作用不可小视。在当今历史文化语境下,作为文化传播的介质和重要手段、作为一种文化再创作活动,中国文学的外译应把握以下四个维度,从而推动民族文化图景的跨文化建构。 语言维度:实现文本意义的跨语际再现 文学翻译首先是语码转换活动,文本意义的跨语际再现应是文学翻译的首要任务。无论是传统翻译理论侧重的忠实标准、现代翻译理论关注的等值追求,还是当代翻译理论强调的读者反应与接受,都将文本意义的跨语际再现视为最重要的翻译标准之一。中国文学的外译应立足文学作品文本意义的跨语际言说和表达,以完整地建构和还原文本承载的语言意义和民族文化图景为目标。首先,中国文学外译应对不同语言的句法结构和表意逻辑进行对比研究,完成从“意合”到“形合”的句法逻辑转换,实现文本意义的跨语际再现。如汉英翻译过程中对汉语叠字、叠词、对称结构进行泛化处理,对汉语统括修辞进行具象化处理,对汉语流水句进行包孕整合处理等。其次,中国文学外译应处理好文本语义再现和文本改写的关系。语义再现是文学作品外译的出发点和基本诉求,外译的中国文学作品的文本意义在再现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面临文本改写问题,改写的程度以不伤害中国文学的文本意义、语境意义和交际意义为前提,适当兼顾跨文化差异等因素所引起的意义表达鸿沟,完成文本意义在译入语中的真实再现。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历史背景下,中国文学的外译应走出一味迎合外国读者思维范式和接受逻辑的误区,注重保留中国文学作品意义的纯正状态和原生态表达,服务于中国文化特色的跨文化再现。文学作品中人物绰号、名、字、号等称谓的翻译,汉语文化负载词汇和表达的翻译,文学作品音韵特色、形式意义、文本意义的翻译即属此列。 文学维度:传达文学的民族性 如果说文学性是指那种使特定作品成为文学作品即文学文本有别于其他文本的独特性,那么,文学民族性是某一民族特有的对文学的理解和表现。文学民族性是民族主体性的显示,是某一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立品格的表现。一个民族的文学性定义着这个民族的记忆和历史,凝聚其精神追求和情感结晶,也是民族文化图景的特质和灵魂。 作为一种文学的精神特征,文学民族性成为中国文学作品外译中应着重关注的维度。因此,应侧重选择译介民族性较为鲜明和突出的文学作品。从文本选择到翻译实现,重视中国文学关注现世现实、崇尚家国伦理、移情自然田园、眷恋乡土乡愁等文学传统的翻译表达;注重古代文学中赋比兴等修辞的灵动应用、哲理与诗意的交融汇通,以及现当代文学的大众化与多样化并举、民族性与时代性共生等艺术特点的再现;重现中国文学的音韵之美、神韵和意境浑然天成的审美旨趣等。此外,中国文学的叙事特点、具代表性的故事母题或原型等在翻译中都应得到再现。 中国文学作品的外译还应真实再现文学作品对当代中国现实社会的关怀和思考,审视和表达中国文学对当代语境下民族灵魂和精神生态的言说。新世纪的中国文学外译从文本选择到翻译、从文学民族性的原文本解读到文学民族性的跨语际言说,都应担负起民族性传播的使命,通过对民族文学系统的整理、译介和传播,中国文学的外译也有助于在文学传播中以跨文化、多语境的视角彰显并建构中国文学的地域性和民族性。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