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以鲁迅的困惑为镜——读孙郁的《鲁迅忧思录》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汇读书周报20130111 段慧群 参加讨论


    《鲁迅忧思录》孙郁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这是一部撰写鲁迅为人为文的全面之作,它不单讲人生,不单评作品,而是将人生和文字紧密相连,互为印证。许多鲁迅研究者着力于鲁迅思想或精神层面,孙郁先生与众不同。对于鲁迅咀嚼黑暗、直视黑暗的文字,孙郁探讨其形成的根源,生发出精辟的见解,令人叹服。引起我兴趣的是,孙郁研究鲁迅,与自己内心的困惑有关。那么,他解决内心的困惑了吗?这激起了我探寻的欲望。
    什么是鲁迅思想活动上最根本的出发点呢?在研究中不断简化,最后得出结晶,这就是研究者的宝贵钥匙。研究者必须跳入鲁迅的世界,自己的偏见、一般人的偏见都要涤除尽净。用鲁迅的眼看,用鲁迅的耳听,和鲁迅同悲痛,共欢喜。在这样的研究过程中,鲁迅的许多困惑也映照着孙郁内心的困惑。
    儒家文化演进中出现的奴性,导致了民族劣根性的产生。鲁迅曾受庄周、韩非的毒,看到士大夫、民众的精神都被污染了,他慨叹:中国的文化真的就这样万劫不复了吗?这是鲁迅早期遇见的大困惑。
    长久抗争后,鲁迅终于意识到自己的思路存在问题,此后,一种全新的人格力量涌出来,他既不属于士大夫者流,也非庸众者流,他成为新兴斗士。在柔石、萧红、白莽的诗文里,他看到了新斗士的曙色,那是没有杀气的、带有严明理性和趣味的、充满爱意的词语。他和几个年轻人加入了左联,办刊物,通过左翼的力量,鲁迅做了自己无法完成的事。他不了解农村革命,但叶紫的作品里有了;他不了解东北抗战,但萧军的《八月的乡村》就充满野性力量。然而,有影响力的知识分子不可避免会受政治左右。他给胡风写信:“我在拉车,鞭子老打着我,我跟别人又不能说,说我被打的疼。我回过头来,人家都说我拉得挺好。”他在反抗主奴关系时,重新陷入了另一个主奴关系中。于是,他继续寻找、反抗。
    以鲁迅的困惑为镜,孙郁也观照自己内心的困惑。有一年,孙郁先生有了调动工作的冲动,迟疑甚久,终于换岗了。在遇到种种磨难后,他终于明白:不论怎样选择,都可能成为对象的奴隶。鲁迅曾经就是这样看的。
    如何使自己作品的语言没有奴态呢?这也是鲁迅的一大困惑。
    鲁迅发觉,当阅读俄国作家和日本作家的文字时,很是喜欢,因为这些外文没有奴态。此后,安德列夫的阴冷、阿尔志跋馁夫的内倾和尼采的冲荡气韵等,不停地从多方面影响着他,带他走进了全新的思考和写作领域。鲁迅远采汉唐之韵,近得民间之梦,旁及域外之魂,以写实而通幽玄,因战斗而获柔情,于喧嚷中有静谧,在无望中得自由。从此,中国的审美地图被改写了。
    鲁迅这个困惑的释然也让孙郁的困惑释解。孙郁曾说:“描述那个时代,是为了摆脱自己的无知。可是直面那一切时,才知道无知在我的生活里盘绕的时间太久了,无名的惶恐暗暗袭来。”在研究鲁迅的过程中,孙郁不断用古代文学滋养自己,并外汲世界文学之精髓,终于,他写下的文字有了自己独特的分析,把人和事的深深内核都剥露出来了。
    感谢此书也解决了我的困惑。对于怎样才能写出好文章,董桥答:“先学好中国文化,再认真地弄懂弄通一门外文,反过来再看中国文化,感觉就不同了,写出文章也会与众不同。”我曾大惑不解。现在,我终于豁然开朗。一个优秀的写作者,只有汲取了世界文学的精髓,才能在表达上有新精神,才能有天马行空的境界。

责任编辑:宝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