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开卷闲话》的收与放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汇读书周报20130118 刘绪源 参加讨论

子聪先生编《开卷》已逾十载,所写《开卷闲话》出到第七本,想来真是不容易。文人做事,“其兴也勃焉”,最爱说的就是那句“乘兴而来,败兴而归”,所以,有好的开头没好的收尾的事,十件之中总要占到五六,乃至七八。子聪编书编刊,真如其文字所示,是那么安闲写意,其乐融融么?恐怕没这回事。凡长期坚持的工作,虽有一种乐趣在内里支撑,却也不免有“熬”的时候,有惨淡经营的一面,有难以为继却又山重水复的过程,这是每个有类似经历的人都会有的经验(动辄“败兴而归”的公子才子,是不会体验这甘苦的)。所以,提笔之前,先要郑重表示:向子聪先生,向这位默默做事的、不懈的劳动者致敬!
    关于《开卷闲话》的好处妙处,所说的人已不少,不必我在此处赘言。但我毕竟也做了多年编辑,文章已看过不少,对于文章的好坏,也可算是知道一点了。“古董店的小伙计”有时插嘴,说几句古董品位高下的话,所谓鉴藏专家往往不能不当回事。我虽还没有这资格,插嘴说几句的冲动却是有的,于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如实道来,以就教于子聪吧。
    最近几年,写买书访书和书友交往的日记体的文章,似乎多起来了,结集成书的,就我接触的范围看,至少也有一二十种。这里边,比较喜欢的,还是《开卷闲话》和《笑我贩书》。二者的风格略有不同,范笑我君似乎更“自然主义”和“浪漫主义”一些———这两个“主义”当然是借代,前者指他事无巨细有闻必录,且毫无顾忌;后者指他文章气势上的放达,虽只是记实,并且只记他人的话,却读得出他作为听者的激情,读着也容易让人兴奋起来。子聪君则更“古典主义”和“现实主义”一些,我指的是他记事的老到、收敛、注重资料性,并且不刻意惹事生非,照顾到各方作者读者的舒适。这样收敛的文字仍能让人读得津津有味,这里就有奥妙在焉。
    应该说,子聪的文字与近年出版的某些书友日记相比,在品位上是略高一筹的。这首先在于眼界开阔,他所记的,不是只有自己或一二私友感兴趣的小事,诸如某日买书赚了某日又亏了之类,而多是大家有普遍兴趣的事。他来往的朋友中不乏大家,所谈者确有不一般处,往往翻不几页,即感神旺,欲罢而不能了。其次,是作者心态比较端正,他对不出名的书友同样尊重,决不端架子;对大名家则既有足够的敬重,又能保持平常心,无受宠若惊之态;更可贵者,是字里行间,决不乘机标榜抬高自己,于是显得雍容大气。我以为,这里的关键还是眼界开阔,看得多了,一切了然于心,不争一己得失,这才写得出好文章。
    子聪的文字如前所说,相当收敛,因重在记事,所以也不作太多的发挥。这自有引而不发的好处,因此也更为客观、耐读,容人自去咀嚼。但我以为,其实也不妨偶尔插入一点点主观,即使作为调剂,也会使全书增色。如孙犁的《浇园》,一篇非常写实的冀中乡村小说,但写至最后,却忽然来了段华彩的笔墨:
    天空里只有新出来的、弯弯下垂的月亮,和在它上面的那一颗大星,活像在那旷漠的疆场,有人刚刚弯弓射出了一粒弹丸。
    这是写景,又是抒情,还暗含着爱神丘比特的比喻,文章的境界一下子开阔了。我想,这就是文气变化所至吧。近读清人编的《六朝文絜》,前有谢章铤的四百字小序,写得简洁老到,但写到编书者日后的前途,也有一段意外之笔:
    ……浔阳、湓浦之间,觉人(即编书者)之书屋在焉。日斜风定,江天萧瑟,其乐与素心人共晨夕乎?寻章摘句之余,其无有上下数千年,纵横十万里之思乎?
    全文戛然而止。这最后的设问与抒情,一下子把这本书与这位编者带到了一种全新的境地,不由让人浮想联翩。我想,子聪的记实的文字中,如偶或也有此种变化,即使整本书中只出现一二处,也会给人以意外的惊喜。在收敛的文章中,有时放纵一下,会有特别的意趣。“文似看山不喜平”,即此之谓乎?
    权将这“小伙计”的自说自话,供奉子聪先生参考。

责任编辑:宝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