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学视点 >

长篇小说和我们的生活(3)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作家网 岳 雯 参加讨论

    文艺与生活
    小说与现实,文艺与生活的关系正在引起越来越多小说家的思考,其中,青年小说家的思考带着他们个人生活体验的印迹,因而格外鲜活。
    周嘉宁《密林里》讲述了一个年轻的女性写作者所遭遇的种种困境。当然,最大的困难是精神上的。小说主人公阳阳有着蓬勃的文学才华,而正是这才华让她无法感知普通男人和女人所能感知到的幸福。周嘉宁的写作印证了我对“80后”文学的一个判断:越来越多的作家、艺术家正在占据小说的主角,成为被观照、被书写的对象。他们书写的往往是个人体验过了的现实,是精神现实。于是,现实呈现出更为精巧、幽微,或者说,也更为狭窄的图景。在他们看来,精神生活应该是而且必须是高于一切的。这样一种对文艺的极致追求,大约是他们与其父兄辈最大的不同。
    就我所观察到的,“80后”的一部分小说家已经开始在观念上赋予生活以更为重要的地位。蔡东是这样描述的:“我理想的写作生活,是写作来到生活中时,宛若液体渗入液体,宛如浓墨徐徐滴入水中,它们具有不同的色彩和密度,缓慢地洇了开来,试探着容纳了对方,终至浑然一色,无分彼此。”这或许是年轻一代小说家关于小说与生活关系的诚恳认识吧。
    我们的生活之于长篇小说、之于小说家究竟意味着什么?答案被不停地创造出来。每一种回答都给中国小说带来新的景观。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