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包蕴真知灼见的吉光片羽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华读书报》2012年10月 莫砺锋 参加讨论

《中国文学史》(全二册),台静农著,何寄澎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9月第一版,88.00元
    

虽然早已听台湾学友谈论台静农先生的《中国文学史》之种种优点及其来龙去脉,但毕竟百闻不如一见,在收到出版社的样书时,仍然产生了一丝先睹为快之感。
    我最早产生的一点感受是,此书似应题作《中国文学史稿》,因为它毕竟是一部未定稿。我甚至觉得台先生生前并未有意将它写成一部文学史著作,这只是他留下的讲义之残稿而已。否则何以内容缺失甚多:全书写到金元遂戛然而止,唐诗部分竟然未及李白(今本中的“李白”一节是整理者据台先生的单篇论文而增补的,故体例与其余各节明显不同);而且轻重、序次也欠斟酌:唐代古文一章中对传奇小说作家从王度到元稹等八人皆专设一小节,李翱、皇甫湜、孙樵等古文名家却只在韩、柳一节中一笔带过;宋诗一章的第五节中竟将刘克庄列于范成大之前,事实上范去世时刘年仅七岁。其实将此书题作“史稿”并不会影响其声誉,陈寅恪先生著作的书名中就常见一个“稿”字。况且如今题作“中国文学史”的著作早已泛滥成灾,有些厚若砖块的“巨著”貌似面面俱到,无懈可击,其实只是包装精美的一堆废话而已。一片汝窑的碎瓷价值连城,而毫发无损的现代仿品却只能用来盛酒、腌菜。台先生的著作犹如前者,它虽未成书,却是包蕴着真知灼见的吉光片羽,其价值远胜于许多完整无缺的同类著作,题作“史稿”又有何妨?
    台先生著作的价值究竟何在?何寄澎、柯庆明二位教授为此书所写的前言、后记中已经说得相当充分,笔谈的篇幅也不允许再发长篇大论,我只想谈点零星的随感。中国文学史的写作已有一百多年的历程,从鲁迅、刘半农到刘大杰,那些前辈学人的著作无论内容宽窄、篇幅长短,都是自出手眼的一家之言。而晚近学人的著作则都是集体编著的成果。如果用作现代大学中文系的教材,也许后者更加合适。因为毕竟人多力量大,容易穷尽文学史各个分支的内容,也容易掌握新出的研究成果。况且对于现在的教师和学生来说,面面俱到、四平八稳的教材更容易理解或讲解,也更容易得出考试所需的标准答案,这无疑是皆大欢喜的事情。但是如果要论学术价值,要引导读者进行独立的思考,从而在中国文学的殿堂里登堂入室,这样的功能只有前者才能承担。台静农先生的文学史稿无疑属于前者。试看其唐代部分的若干论述:第一章题作“唐代士风与文学”,分别从唐初风气、进士科举及朋党三个角度对唐代文士的心态、习气与行为进行言简意赅的分析,从而清晰地揭示了唐代作家与文学的关系。反观今人的许多文学史,往往对唐代的政治、经济等所谓历史背景喋喋不休,但是那些背景究竟与文学有何关系,却不甚了了。第二章第二节“宫廷诗人及其成就”,对唐太宗等人不置一词,径以沈佺期、宋之问、杜审言为论述对象,单刀直入,探骊得珠。第四章第三节用相当大的篇幅论述杜甫与房琯的关系,表面上似乎有点累赘,但这样一来,杜甫从长安以文章待诏,到凤翔为房琯进谏,直至成都入严武幕府,其一生主要经历的来龙去脉都交代得清清楚楚,堪称举重若轻。台先生的结论是:“至于房琯的政治群,究竟有些什么人,历史上并不明确,想来也不过多引用几个正人,他主政的时间短,又在大乱时期,自然不能同后来的朋党比,但至少我们明白了我们伟大的诗人与当时政治群的关系。”在现存材料的条件下,这是关于杜甫政治立场最为稳妥通达的解说了。
    翻阅本书,精采的片断随处可见,例如第三章第一节论王维的山水诗妙在“以意境胜”:“例如‘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与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何尝不是同样的物我两忘?又如‘墟里上孤烟’的‘上’字,绝不是客观的形容,而是主观的体会。再就‘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四句看来,前两句是自然的静象,后两句是人物的动态;然就全诗看来,则一归于静漠。这便是所谓‘浑然天成’,但若不透过作者的情趣,则无从得到这种成就。是故吾人欲了解王维自然风格的诗,必得了解他对于自然的体会,因为他不是客观歌颂自然的诗人,而是要与自然同化的诗人。惟其如此,前代诗人能影响他的,只有陶渊明。”仿佛只是兴之所至的娓娓之谈,其实不但指出了王维诗境的妙处,而且说明了王诗与陶诗一脉相承的内在关系,其眼光远胜于某些装饰着繁复理论术语的高头讲章。
    前面说到台先生的文学史不宜用作当今大学的教材,读者也许会觉得与史实不合,需要补充几句。我也知道当年刘师培、鲁迅等人讲授文学史时,所用的教材都与此相类,有的甚至更加简略。当时根本不用教材,授课时全凭腹储的也大有人在。但今天的教师似乎不再具备那样的学问功底了。况且学生的水平也今非昔比了,像刘师培、鲁迅那样的讲授法,坐在台下的学生必须是傅斯年或台静农才行。否则的话,即使台先生起死回生重新走上台大的讲台,但台下所坐的学子已非叶庆炳或林文月,台上纵有舌端花雨,又怎能达成拈花微笑的心灵交流?读罢书稿,缅怀日渐远去的前辈风流,怅惘不已。

责任编辑:晓华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