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坛聚焦 >

自然之声与人类心声的共鸣——论自然文学中的声景(3)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外国文学》2013年4期 程虹 参加讨论

    
    自然文学中的声景实际上是将自然之声与人类心灵进行沟通。或许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如果没有人类心灵的感应,自然之声难以成为“声景”。爱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在《论自然》中称“眼睛是最好的艺术家”。(877)由此,我们不妨可以说,倾听自然之耳是人类最美的乐师。自然文学中的声景,将充满动感的自然及心灵的风景呈现在我们眼前。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当代自然文学作家兹温格(Ann Zwinger,1925-)与友人一起泛舟,沿着美国西部最大的一条河绿河(Green River)漂流而下,穿越西部峡谷,横跨怀俄明、科罗拉多及犹他三个州,随后将亲身经历写就了一本书《奔腾的河流》(Run,River,Run: A Naturalist's Journey Down One of the Great Rivers of the American West, 1975)。在此书的序言中,作者寥寥数语就把人们带入声情并茂的意境之中:“我生长于河畔。那是条不太大的河,就在路的对面……夏天,当树不摇、蝉不唱时,隔窗便能听到潺潺的流水声,尽管水声不大,但却总是在那里。”作者动情地写道:“当一条河伴随着你成长时,或许它的水声会陪伴你一生。”继而,作者笔锋一转,向我们展示出另一条河流:“这本书是关于另一条河,一条大得多的河——绿河……在许多河段依然处于狂野荒凉的情况下,它是一条波澜壮阔的河流。对我而言,它是这世上最美丽的河流。”她是带着儿时就养成的那种强烈的河流感(sense of riverness)上路的:她从河水拍打在岩石和树木上的声音,从浪花打在手上的感觉,从河水散发出的多种气味中,感受到了它的表达方式。她甚至得出结论:一旦有了这种河的感觉,河就无所不在。一旦记住了河的气味,即便是在看不见河的风景中也能感到它的存在。《奔腾的河流》开篇的第一句是:“在狂风中我听到了那条河的源头。”而当作者的绿河漂流即将结束、她的书也开始向读者告别时,她感叹道:“我不想听这条河的尾声。”由此,我们看到声景从始至终都在《奔腾的河流》中闪现,这的确是一种出手不凡的写作方式。(程虹:48—53)
    自然文学作家视荒野为一种情感,他们对荒野之声的描述中自然也充满了深情。比如,奥尔森在向读者介绍《低吟的荒野》的写作背景时,回忆起年仅七岁的他在伸向密歇根湖的一个险峻半岛上初次听到的湖中如泣如诉的雾号,那是一种心灵的反响,是一种对荒野之声的渴望,以至于他总是夜不成眠,听着远方茫茫暗夜中的那些低吟,思索着将会吞没它们的漫漫长夜的神奇奥秘。寻求荒野的吟唱成为他童年的梦想、一生的追求,而奥尔森的代表作《低吟的荒野》确然实现了他的梦想及追求。其独特之处在于,作者对于声景的描述,使得自然之声与人在荒野中的心声交汇。书中作家的感官发挥到了极致:在众鸟南飞、夜色朦胧的晚上,他听到了这种吟唱;在薄雾渐消的黎明、繁星低垂的寒夜,他捕捉到了这种吟唱。这种悦耳之声,甚至也可以在缓缓燃烧的火苗中、打在帐篷上的雨滴中听到。他深感这种荒野的吟唱,就像从悠久岁月中传来的回音,仿佛是往昔当我们与江河湖泊、高山、草原及森林心心相印时众心所向的某种内心的渴望,而现在却渐渐离我们而去。所以我们内心才存有一种不安、一种对现实的急躁,于是聆听荒野就成了我们生活中的必需。(6)
    当谈及渐渐离我们而去的荒野时,特丽·威廉斯说过:“如果你像爱一个人那样去爱荒野,那么,你就不会让它离去。”(2002: 76)她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说明,荒野之声甚至比宗教更能给人以心灵的慰藉,因而弥足珍贵。在她的自传型作品《心灵的慰藉》中,威廉斯通过与大地的亲密接触,展示了自然界的声景,重拾现代人失去的听觉。在母亲去世后,她开车去大盐湖,路过摩门教会堂时,她听到了唱诗班的歌声,因为整个广场都在广播唱诗班的歌。然而,这些宗教之声并不能给她以慰藉,荒野之声却能够:“一到了湖边,我便如鱼得水。这才是属于我的土地。风在吹,浪在打,自然的节拍如同非洲的鼓点令人心动。……我甩开了长发,风吹着卷发,如同翻滚在水上的白浪花打在我的脸和眼上。风和浪。风和浪。”(240)重复的“风和浪”,以声景的形式增添了湖畔的动感,使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波动。风景与心景在此巧妙地相遇了。①自然文学作家对于声景的描述旨在通过耳朵这个感官,让我们去捕捉、欣赏并爱惜荒野之声,从而体验人与自然界那种密不可分、血脉相连的归属感。这种归属感不仅是一种生活的必需,而且是情感及精神的渴望与需求。
    由此可见,在自然文学作品之中,作者不仅在用笔书写自然,而且也是在用耳聆听自然,用心体验自然。因此,他们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就是含有风景、声景及心景(soulscape)②的多维画面。有学者认为,诸如威廉斯等美国自然文学作家使用了诗意的呼吸法(the use of poetic breath),此法源于美国诗人及作家斯奈德(Gary Snyder)。(Chandler and Goldthwaite: 100)斯奈德声称:“诗歌是声音之奥秘的载体。”他继而解释道:
    吸气是外部世界进入人体,随着与呼吸同步的脉搏形成人体内部的节奏感。吸气是精神,是灵感。带着声音的呼气发出的是联结宇宙万物的符号。某些情感及心境会令你鬼使神差,于是,你便成了一个充满气流的管道——皆是声音。(53;57)
    或许,正是由于熟谙这种诗意的呼吸法,某些自然文学作家才能与大地共鸣,自如地挥洒心中的诗意。威廉斯在其文集《红色:沙漠中的激情及耐心》(Red:Passion and Patience in the Desert, 2001)中写道:
    我想用青草的语言来述说,在风暴来临之前,小草轻柔地随风飘舞,但却又根植于大地。我想用南飞大雁的形体来写作,那雁群呈V字形飞向安全的南方。我想永保文字中的野性,这样,即使大地及我们所心爱的物体被目光短浅的贪婪行为所毁坏,依然会留下些许鸿爪雪泥,展示大地之美及有幸亲身体验之人的激情。(2002:19)
    威廉斯生动地记录了她在一条溪流中漂游时所产生的这种激情:“水。水的音乐。黑色的音符,白色的音符,如同爵士乐,我的身体与水的载体相融合,水流如同爵士乐。我也自由自在地与水同歌。”(2002: 202)与大地同呼吸,与自然中的万物同歌。人类的语言与大地的语言产生共鸣。自然文学作品中的声景给文坛注入了流动的活力。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