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生态美学作为一门学科已经初步建立起来,在社会生活的许多领域受到了关注。记者近日就生态美学的特点、发展历程等问题采访了相关学者。 与国情密切相关 生态美学是以生态学的观念阐发美与审美现象,面对现代社会生态危机应运而生的一门学科。它虽然是一门新学科,但与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美学精神以及此前的自然美学、生命美学、存在主义美学有着密切联系。 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教授曾繁仁告诉记者,生态美学是生态文明新时代应运而生的美学形态,具有阐释现实、改造现实的价值与力量。研究生态美学应当坚持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坚持中国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理论,力主人与自然的共存、发展与环保的双赢。我们倡导的生态美学与西方盛行的环境美学相比,既具有重视美学中自然生态维度的一致性,同时又具有适合中国国情的特殊性。 在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副主任程相占看来,生态美学是以生态审美为研究对象的美学新形态,其理论思路是将生态学与美学两个不同学科进行合理联结。他认为,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语境之中,美学的研究对象、基本问题、理论思路等,都要进行适当的调整。 立足于人与自然关系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生态美学研究先后经历了萌芽期、发展期和新建设时期,生态美学研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生态美学将美学研究的立足点由人类为主体转移到人与自然互为主体的关系中来,把人与自然的和谐视为最高的审美境界,这实际上是在精神与情感的层面上拯救现代工业社会发展过程中造成的生态危机。 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彭修银表示,近十几年来,生态美学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总结概括。具体表现为,在生态美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上逐步明晰,生态美学的基本观念达到统一,确立了一些生态美学研究领域的专业术语和概念;基本确立了以生态存在论为生态美学的哲学基础,并认为这是美学研究的重大突破;对中国传统美学资源中的生态美学思想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讨,认为这是当代生态美学研究的重要学理基础,它为中国美学参与东西方美学平等对话创造了重要条件;注意到生态美学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认为生态美学的理论研究要与实践紧密结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