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学视点 >

有感于文艺会堂面向广大市民开放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社会科学网 缪迅 参加讨论

    巴黎塞纳河的左岸,因为活跃其间的艺术家们,早已从一个普通的地理名词变成一个浪漫的形容词。在我们上海也有这样一个浪漫所在,它便是有着55年历史、位于延安西路200号的文艺会堂。这里被誉为上海文艺家们的“家外之家”,许多著名画家、电影表演艺术家、歌唱家、戏曲表演艺术家、舞蹈家和作家都曾在这里留下深深浅浅的足迹。如今在改革的大背景下,文艺会堂也开始谋求转型。11月28日起,新编古装悲喜剧《命中注定》将在这里连演6场,标志着这个从前的文艺家小天地将面向广大市民打开大门。
    笔者从这几天的电视新闻上看到,走进文艺会堂、和心仪已久的“艺术家小天地”零距离接触的市民们脸上洋溢着兴奋、充满着喜悦。有一位接受记者采访的市民这样表达着她对文艺会堂向市民开放的喜悦:“走进文艺会堂这样一个‘高大上’的艺术殿堂,我们市民就像过上了一个盛大又欢乐的艺术节,身上的文艺细胞仿佛也增加了不少”。
    文艺会堂面向全市市民开放,说明了高雅和顶级的艺术殿堂只要走出封闭或半封闭的状态,就能充分放大其本应具备的辐射作与溢出效应,进而充分而有效地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其实,这些年来,在上海,不管是位于南昌路上的文艺会堂和位于岳阳路上的教育会堂,都在逐渐地改编以往只向本系统开放、只供本系统使用的状态,很多市民都可以走进这三个“科教文”会堂,或信步走一走参观一下,或三五好友品茗小坐片刻。不过,和上海2300万之多的人口相比,有机会走进文艺会堂等高雅与顶级的“科教文”会堂的上海人,还是少之又少。很多时候,更多的市民或来到上海游览的一些外地朋友,恐怕只是站在文艺会堂等高雅文艺场所的外面欣赏一下而已。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