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乔叶:我并非想象力缺乏才会去非虚构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华读书报》2012年07月 刘霄 参加讨论

《拆楼记》,乔叶著,河南文艺出版社2012年5月第一版,23.80元
    

“作为小说家,一直有两个乔叶在争辩:那个乖巧的、知道我们是多么需要安慰的小说家,和那个凶悍的、立志发现人性和生活之本相的小说家。”评论家李敬泽的评价得到乔叶的认可。她说,她从中选取后者作为自己未来的目标:凶悍的,立志发现人性和生活之本相的小说家。当然,但愿将来的自己并不仅仅是“立志”,而是已经做到。“我常常觉得,自己正在爬坡,虽然不断地遇到障碍,虽然时常觉得吃力,但也看到了越来越精彩的风景,体会到了越来越丰富的滋味,很享受。”乔叶说。
    继《最慢的是活着》获鲁迅文学奖之后,乔叶的《盖楼记》和《拆楼记》又获2011年度茅台杯人民文学奖非虚构奖。她所刻画的人物看似狡黠沉着、精通世故,其实却经历着剧烈的内心起伏与煎熬,读者可从看似扭曲的种种现象中探寻真相,以及隐藏在背后的世道人心——乔叶为我们呈现了一个优秀作家对现实的担当与勇气。
    读书报:《最慢的是活着》是你的转型之作,你如何作评这部作品?
    乔叶:《最慢的是活着》应该是我最有奖项缘和读者缘的小说了,先后获得了七个文学奖项,在读者中被口口相传的程度也最高,可以说是我最受关注的小说作品。但我不认为这是我的转型之作,而是我散文化小说中最具代表性的最成熟的作品。这部小说,在我心目中也有着非常特别的位置,就私密的情感脉络而言,它忠诚地描摹出了我和奶奶之间的精神路径。
    读书报:无论《最慢的是活着》还是《拆楼记》,都是以第一人称叙述,阅读起来还是散文的感觉,而且《拆楼记》被归为“非虚构”作品,涉及一些尖锐的问题,写作时是如何把握的?
    乔叶:《拆楼记》虽然涉及一些尖锐的问题,但我没有刻意把握什么。在写作过程中,我遵循的主要原则有两个:一、将“非虚构”小说化,用小说化的技巧来优化我想传达出的那种真实感,使我想传达出的真实感能够以一种更集中更有趣也更富有细节和温度的方式来展现在读者面前,让读者能够看到在这样的事件中——这样很容易把具体的人心和人性遮蔽住的事件中——活生生的人心和人性。总之,就是想用小说这个利刃插进事件的骨缝中,在小角度尽力解剖巨牛的同时,也让整个叙述效果更为趋真。二、尽量保持最诚实最素朴的写作态度。无论是对拆迁者还是被拆迁者,是对村民还是官员,我都尽量不带既定的立场,不让自己先入为主地待在某一方的阵营。比如在下部的“他们”一节里,官员们是主场发言者,我给了他们相当的篇幅让他们大吐苦水。发表之后,受到了一些“底层代言人”的谴责,说我不应该那么同情他们,理解他们。这些谴责都在我的意料之中,但我坚持这么做。因为官员也是人,且是体制中的人,他们有他们的无奈和痛苦。
    读书报:作品中的“我”连工作单位都没有明确指认,“我”的叙述身份是一个乡村的逃离者,一个农妇的妹妹。写作时,是否也有自我的暴露?
    乔叶:当初寻找叙述角度的时候有一定的障碍,等到找到感觉之后,就很自如了。当然,此处的“我”是卑微的,但这正是我选择的。就创作经验上,这种选择有我的道理:只有站到低处的人,向上看事物的时候,层次才会最丰富。如果是一个正气浩荡高高在上的人去面对这样的事会怎样?我想,他除了最通常的那种义正词严之外,恐怕也表达不出别的什么。而我最想避开的,就是众所周知的公共话语,说出我的“这一个”。
    读书报:你觉得自己属于天才型的作家吗?想象力是否与虚构或非虚构的写作方向有关?
    乔叶:想象力是作家尤其是小说家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几乎可以用作衡量一个小说家是否属于天才型的最重要的标准之一(当然不是唯一标准)。我很清楚我不是天才型作家,当然也不是蠢才型作家。如果一定要用“才”来形容的话,我可能算是“地才型”作家。——只有与地气亲密相接,我的想象力才会被更好地激发。我并非想象力缺乏才会去非虚构,想象力丰沛才去虚构。决定虚构还是非虚构,要看触动我的是什么。
    读书报:愿意评价一下《拆楼记》对于你的意义吗?河南文艺出版的内容和《人民文学》杂志上发表的有哪些不同?
    乔叶:《拆楼记》结尾部分有一句话,可以很准确地说明《拆楼记》的创作对我的意义:“有很多事情,我曾经以为我知道。但是,现在,我必须得承认:我并不知道。而我曾经以为的那些知道,其实使得我反而远离了那种真正的知道。”——解释得再通俗一些:张庄事件之前的我,经常站着说话,因为站着说话不腰疼。而之后的我,会尽量不让自己站着说话,因为张庄事件让我知道了腰疼的滋味。
    河南文艺出版的单行本和《人民文学》发表的很有区别,主要是三方面:一、《人民文学》有删节,书稿版把删节的文字进行了悉数增补,很全面。二、书稿版插入了很多图片,都是我实地拍摄的,更直接地印证了文字的真实。三、书稿版还添加了许多我精心编写的注释,把《拆楼记》的文本由当下的横切面进行了有趣的纵向延伸。
    读书报:你觉得自己的创作主要面临哪些方面的挑战?
    乔叶:最根本的挑战永远是在自己内部,有个词叫祸起萧墙,我认为最根本的挑战就是“战起萧墙”,是自己对自己的挑战。我觉得最关键的是要清楚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么?最想要的是什么?清楚了这个,所有的诱惑和冲击都不足为惧。如我,我知道自己想要的是:写出忠实于内心的忠实于文学道德的并在艺术上有不断可能性的小说,这就够了。

责任编辑:晓华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