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学视点 >

山西吉县伏羲女娲研究(3)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社会科学网 毛巧晖 参加讨论

    三 吉县伏羲女娲传说与习俗 
    随着信仰场所衰败与消失,民众的信仰外在表现式微,但会逐渐转化为口头传说与生活习俗,内化成民众的信仰心理。
    “庖山”,建有宫殿,名曰庖羲氏故宫,每岁七月十五中元节祭祀不绝。这里还流传着伏羲、女娲婚育创造人类的传说和以它为线索的“滚磨沟”、“烟合崖”、“穿针梁”等遗迹。
    (一)伏羲女娲传说的类型
    根据笔者的调查,吉县地区流传关于伏羲女娲的传说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1.兄妹婚的传说
    在吉县人的心目中,伏羲女娲是兄妹,是兄妹的话按照常理 是不能结婚的,因此对于他们结婚、测天意的传说主要有以下两种:
    一种是“隔山穿针成婚”,传说吉县人以前不用劳动,每天只要拿着小锣在田头边敲边念苗长草死,庄家就会自然生长的很好,然而,人们也就不珍惜粮食,天帝发现后决定惩罚人们,下大雨让人们颗粒无收。一家姓“风”的财主有一男一女,他家门前有一只石狮子,因它吸收了天地间的精华变得有灵气。兄妹俩经常在门口玩,一日三餐还往狮子嘴里喂饭,时间久了狮子竟然与这俩孩子说起话来。龙王因疏忽忘了停止降雨,谁知人间洪水滔天,此时,狮子让这兄妹骑到它背上,把他们带到了一个山顶上,瞬间就消失了。大雨下了七七四十九天,洪水退去后,人世间就剩他们俩,为繁衍人类议为结婚。两人背对着分别站在两座山头女娲手持针,伏羲抛线,以这种“隔山穿针”的方法测天意,结果穿针成功,他们穿针的地方现在叫做“穿线梁”。
    另一种是“滚磨成婚”,这则传说发洪水的原因以及兄妹二人得救的解释都与第一则相似,不同的是测天意。他们按照狮子的指点隔沟滚石磨,结果两个磨盘结合在了一起,滚磨的地方现在叫做“滚磨沟”。
    这两则传说都与洪水神话有关系,前面的内容基本相似,只是后面的测天意不同。人们把针孔想象成女性的生殖器,把线头想象成男性生殖器,把“磨杵”想象成男根,把“磨臼”想象成女阴,这种理解反映了人们的生殖崇拜,同时测天意也暗示着人们“婚姻天定”的观念。
    2.女娲造人传说
    关于女娲造人的传说,最为流行的是把黄土和成泥,然后再根据自己的样子捏成人。因天下大雨,在搬的过程中,有些泥人的胳膊、腿不同程度地被弄断了,以致后来成为了残疾人;在泥人成为人类之后,有的爱干净,再加上长的白皙,女娲给他取姓为白;若是每天不修边幅,浑身脏的话,女娲就给他取姓为黑……依据这种逻辑,人类有了自己姓氏。
    对于女娲这种造人的方式,人们又不同的理解:其一人类确实是女娲用黄土捏成的,其二女娲捏的小泥人没变成人,而是被用来记录事情;不同大小、形状、颜色的小泥人就像结绳记事中的结,代表不同部落,大小不同、复杂程度不同的事件;这两种解释都有一定的合理性,毕竟那个时代人们理解能力有限,还处于蒙昧的阶段。
    以上是当地人对女娲造人的不同理解,此外,女娲造人还有另
    外一则,这则传说是建立在承认伏羲女娲是兄妹、并且结为夫妻的前提下,说他们是兄妹,从吉县人祖庙来看,人祖庙可以说是两人共同的墓地,根据他们生活的母系氏族社会特征:同一合葬地中埋葬的死者是血亲关系,且属于同一个家庭,并且对偶婚下的男女死后都被埋藏在自己本来的氏族中[12],伏羲女娲是兄妹,属近亲结婚,所以女娲怀孕六六三十六个月后生了一堆肉蛋蛋,肉蛋蛋自出生后慢慢变大,裂开后蹦出许多小娃娃,这也印证了吉县人形容孩子多时所说的“打破娃蛋”,孩子出生后,女娲伏羲为区分他们就给他们取了不同的姓氏,取姓氏的方法与第一则传说中的相似。当地人为纪念他们,在人祖山上塑造了“女娲像”,“伏羲爷”,把他们造人的地方称为造化坪。
    (二)兄妹婚相关的习俗
    与伏羲女娲兄妹婚相关的习俗是人们纪念伏羲女娲问天意时的隔沟滚磨而制作的,它不仅表达了人们对美好婚姻的渴望,也流露出人们早生贵子的愿望,主要有吃“枣堆”、正月二十三放夜火、新娘盖红盖头。
    吃“枣堆”蕴含了民众对于子嗣的期盼与渴求。“枣堆”曾是祭祀伏羲女娲时的供品,现在已成为
    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食物,它由两层发酵好的面中间夹上枣组成的,那两层面是圆形的“油饦”[13],代表两扇石磨;中间的枣,人们形象地把它当作伏羲女娲生育的后代,并且“枣”谐音为“早”,早生贵子。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