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综述 >

库切:无边的自我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北京日报 newdu 参加讨论

    前些时,浙江文艺出版社在上海文新大厦举办了“库切小说”研讨会,我对王安忆的发言提出了一点小小的批评,并引发了我对中国作家普遍存在的一个自我意识方面的问题的探讨。我说,中国作家没有能力也没有意愿,把自我客观化,把自我设置为另外一个他者来进行对话,更谈不上在内心的自我和作为叙述者或主人公等作品中 的人物的自我之间进行紧张的对话。我觉得库切的优秀在于,他能够把自我设置成一个他者,然后使自己和这个他者形成一种互通或互否的关系。
    库切喜欢把自己放到作品中去,包括经历、思想和情感,他在用文字表达情感时,甚至有失控的时候,对他那么冷静而超然的作家来说,这是很让人意外的;但是,他确实很少宣泄情感,而是采取了一种对自我进行鸟瞰或眺望的姿态。他有时为自己感到害羞,有时感到害怕,甚至惊异。他不像现在许多作家那样,热衷于在作品中展示自己、贩卖自我,直接地、所谓原生态地把自我呈现出来;他会把自我掰成两半,一半进入文字,一半留在外边,他让它们相互审视甚至窥视。如,在《青春》这样的自传体小说中,他都不用一般作家习惯于用的第一人称,而是用了第三人称;同样,在他发表诺贝尔奖的受奖辞时,他也一反常规,似乎不愿意抓住这个全世界关注的焦点时刻和大好舞台,猛烈宣扬自己的主张,而是用第三人称,说了一些《他和他的人》的事,仿佛他自己成了另一个人。其实,这是库切一贯的“伎俩”,他平时在大学里演讲时,哪怕演讲的题目是关于他自己的创作感想,他也会用“他者视角”来谈论自己,好像他谈论的是别的作家。这不仅是由于他羞怯的性格,更是为了防止自己把自己绕进自我的陷阱。他把文字看成镜子,每次写作时,都把这镜子竖立在自己面前,他能看到自己,旁人(读者)也能从镜子看到他的形象;但那不是他本人,而是他的镜像。《青春》就是这样一面镜子,照见了库切年轻时代在伦敦工读时的一段艰难困苦的岁月,同时显露了甚至暴露了他的内心世界。但这不是库切自身的经历本身,而是库切眼中的经历。叙述者的视界更多地是与读者而不是作者的视野相融合。
    再比方说,库切和《耻》的主人公南非开普敦大学卢里教授、《八堂课》的女主人公伊丽莎白·考斯特罗以及另一个主要人物非洲作家艾古度之间,也有这种自我和他者化了的自我的关系。同样是大学教授,在南非翻天覆地的革命运动中,库切跟卢里一样,也感受到了来自他者世界的压力,他者世界带着浓重的阴影要来将他吞没,他想反抗,他想逃跑。但库切和卢里有所不同,卢里没有意识到非洲黑人的种种状况或者说心态,是欧洲白人以他者的身份去强加给他们的。南非在作为由白人政权所控制的国家时,是一个处在他者世界里的他者———即在黑非洲的眼光看来,白人文明是他者;但在欧洲中心主义者看来,整个黑非洲都是一个他者;无论是卢里还是库切,都有欧洲中心主义的嫌疑。库切对自己的这种欧洲中心主义的倾向是警觉的,而卢里没有那么自觉。所以,我们说,在库切这个自我和卢里这个他者化的自我之间,有缝隙和落差。库切在自我表现上是相当克制的,但白人文明却没有那么克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所谓文明之间的冲突,也是一种文明与其他者化的自我之间的冲突———这实际上是这种文明的自我扩张及其后果。有“中心情结”的自我从来不把他者放在眼里,他只认可他者化的自我,或者说,只认可他者与自我一致的地方,这也就是为什么库切一定要设置一个他者化的自我的根本动机。库切对这种功利主义甚至霸权主义的他者化设置也是警惕的。《八堂课》里有两课是专门讲非洲的,即《小说在非洲》和《人文学科在非洲》。《小说在非洲》这一课说,非洲小说吸引欧洲人的是异国情调,但真正风靡的,是经过改写的非洲小说,也就是说,那种所谓的“非洲情调”实际上打上了“欧洲文明”的他者化的印记;没有这种印记的非洲情调是所谓纯粹本土的非洲因素,可能根本出不来。这就是后殖民主义所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人文学科在非洲》更尖锐地揭示了这个问题。伊丽莎白试图抛弃欧洲中心主义在非洲的他者化企图,惋惜地指责她姐姐布兰奇,因为后者领导的教会医院让一个非洲黑人做十字架上的耶稣像,即让非洲人接受一个衰落的、没落的、病态的、将死的欧洲形象。但布兰奇反驳说,水深火热中的非洲人民需要的就是这样一个苦难的形象,这样的形象才会引起他们的共鸣。看来,他者化的自我,还是他者与自我的合谋。库切的理想可能是一条小牛犊的理想,他不无同情和赞赏地说,“一条小牛犊还没有掌握‘在’与‘不在’、‘自我’与‘他者’这些概念。”也就是说,在小牛犊眼里,自我与他者是弥合无间的,因为小牛犊的自我还没有发展或发达到制造他者的地步。这是自我的简单、丰盈、平和而且自足的状态。
     库切的自我他者化策略还有另一种方式,那就是在作品中设置两个人物形象,让他们相互成为他者,或者其中某一个是库切的他者化的自我,那么另一个就是他者的他者。我们不妨称之为“双重他者化的策略”。如伊丽莎白和布兰奇是库切的两个他者化的自我,她俩虽然是姐妹关系,但相互间是不融洽的。库切让这两个相互矛盾的自我同时表达自己的观点,实际上是在袒露或暴露自身的矛盾;他徘徊在两者之间,最终姐妹俩不欢而散,库切的自我分裂也没有得到医治。再比方说,《彼得堡的大师》中的主人公陀斯妥也夫斯基和他的养子巴维尔之间也是这种关系。我们可以把巴维尔看作陀斯妥也夫斯基的另一个自我,甚至是库切的另一个自我。库切和陀氏在不断失落和寻找那个自我,循环地把那个自我放进自我意识,并释放出去。如,小说中陀氏说,“我一直在看巴维尔的日记。我读到了我记忆中非常清楚的一件事,从头到尾一直记得很清楚。现在,活生生的,我又通过他人的眼睛重新看到了。”这“他人的眼睛”是巴维尔的眼睛,是一个他者化的自我对自我的观察,这种观察带有记忆和反省的双重成分。
     这种双重他者化的策略加强了小说的复调性,使各种声音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复杂,也使库切的自我形象变得更加丰满。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