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党中央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作为中央1号文件下发,充分体现了中央对以农业、农村、农民为核心的“三农”问题的重视。对农村问题的重视,是中国发展的关键,对农村文化的了解,是解读中国这块土地的钥匙。中国历史最深邃的底蕴是
农民命运史,中国文艺最深邃的底蕴是农民精神史,我们希望透过文艺这一窗口,来关注中国农村这片广袤的土地。为此,我们约请一些理论专家,共同探讨中国农村题材文艺的发展之路。
——编者 不管文学的发展走势和社会关注的程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中国农村这块充盈着激情与活力的广阔的土地,依然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命脉,是一座鲜活而丰厚的文学矿藏,是作家艺术表现的永恒主题。在这块土地上生活着的一代又一代人,他们不仅用心力和智慧演绎着人生的多彩图景和命运的故事,而且也在孜孜不倦地探究着、追寻着人生的真谛与生命的价值。他们的苦难,他们的企盼,他们在不同的生存环境与社会环境中与命运的抗争,都牵动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神经。就是这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年复一年的在创造着民族的灿烂,在传承着文化的薪火,在续写着时代的篇章,同时也在酿造着生活的壮阔与历史的厚重。对于绚丽多彩的生活景观和独特的生命意义,作家们是坐观云际还是有所触动、有所作为,应该成为我们认识作家的一个主要标尺。放眼文坛我们不难看出,众多的文学作品看似对于中国现状的真切表现,实际上不过是对于种种都市时尚生活、时尚感受和时尚人生样式的描述与倾慕。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学思潮来看,这种表现当然具有一定的历史合理性,但是这种眼花缭乱的时尚生活表象的背后,却掩盖了一个民族的精神与力量的源泉,掩盖了蕴含着诸多因素的更为广泛、更为内在的农村问题。对当前中国来说,物质是个更现实、更严重的问题。在广阔的农村,在真正的社会底层,生态问题、医疗卫生问题、受教育问题、农民负担加重问题乃至生存本身都是非常紧迫的问题,但是如今众多的文学作品中,有几篇作品是在描绘他们真实的生存境遇,有几篇作品能够渗透百姓的骨髓,切中当下的命脉,有几篇作品能使百姓为之动情、为之震撼。那些自以为反映时代问题的作品,它们的时代特色究竟在哪里呢?在这些作品中我们很难看到他们与普通民众在现实生活层面上的血肉联系,更难看到普通百姓所承受的生活压力和付出的沉重的代价,以及百姓真实的生活情景,真实的情感世界。因此,这类作品对于生命状态的解析,对于人性与道德的揭示不能不显得浮泛、单薄乃至概念化。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曾说:“伟大的艺术家永远是自己时代的眼睛”。回首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历程,在上个世纪20—30年代,在以启蒙、救亡为主题的现代文学中,出现了一批令世人瞩目和敬仰的乡土文学作家,他们以现代意识观照农村生活,怀着浓郁的乡情开始了对中国农村问题的严肃思考,他们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及其真实生动的农村图景,为新文学注入了丰厚的社会内容,并且呈现出独特的美学品格,从而形成了别具一格的“乡土文学”流派。这些作家的小说创作都深深地植根于乡土、植根于民众、植根于现实生活,“隐现着乡愁”,他们已成为那个时代普通民众的亲近者和忠实的代言人,他们用手中的笔戳向时代的“痛处”,把自己的良知和激情献给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民众,献给了一个难以忘却的时代,因此使自己的作品,无论在美学方面,还是在社会学、伦理学、民俗学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具有独特的文学意义和历史意义,从而使文学创作达到了空前未有的高度,谱写了中国文学史上灿烂的一页。鲁迅不仅以他精美的小说作品《孔乙己》、《风波》、《祝福》等开启了乡土文学的先河,而且在编选《中国新文学大集·小说二集》时,首次提出了“乡土文学”这一流派的概念,继而茅盾又在《关于乡土文学》一文中对其进行了界定。沈从文、巴金、叶圣陶、萧红、丁玲等著名作家在这一时期,都创作了大量的乡土作品,至今读来感人肺腑。这些生活在城市里的作家们并没有忘记脚下坚实的大地,没有忘记他们的“衣食父母”,他们用自己的作品描绘出了一个时代的真实和历史的真实。在建国初期,一大批有作为的作家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鼓舞下,纷纷奔赴山区、奔赴农村,在与农民的心心相印的情感交融中,在火热的斗争生活中,创作了大量的作品,谱写了翻身求解放的农民崭新的心灵世界和精神成长史,发出了一个时代的声音。如周立波的《暴风骤雨》、柳青的《创业史》、赵树理的《三里湾》等,这些作品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生活侧面反映了中国农村的变化形态和传统的心理特征,以及对生活、对人生的诗意表达。在这批乡土小说中流贯着人们意识上的觉醒和对旧势力的抗争精神,闪耀着理性与思想的光芒。 文学作品作为作家思想、道德、审美等诸种意识外化的精神产品,必然带有各自的创作个性,必然带上时代的烙印,同时也留下自己精神追求的烙印。关键在于认识生活的深度和生活积累的厚度,在于作家与人民群众深厚的情感和心灵的融合。当作家全身心的投入到农村生活中,就会感受到一种浸染、一种触动,一种从未有过的情感冲击,就会体察到一些深层的、内在的东西,捕捉到与时代精神底脉息息相关的、而且散发着生命本原意识的感悟,并且在这种感悟中寻求思想与艺术的突破,进而担当起作家崇高的政治使命和严正的社会责任。在近年来的农村题材创作中,我们注意到一些有着坚韧的毅力和不懈的追求的作家们,一直在潜心研究着脚下这块土地,一直在作“农村”这篇大文章。他们以自己敏锐的触角和独到的思维,以及细致入微的洞察和艺术的灵性,在这片深厚的土壤上堂堂正正的建立起个性化的“土壤学”和“植物学”,因而使自己的创作进入到“人类精神的层面”,打入了一个民族的记忆。 文学是生活的反映,广阔的农村生活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一个真正有作为、有追求的作家,必然饱含对农村生活的炽热情感,立足于脚下肥沃的土壤,发掘和表现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和激情,在广阔的大地的滋润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情感陶冶下,把对时代生活的正确认识转化为艺术元素,实现从生活对艺术的审美转化,创作出人民群众喜爱的、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