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JeromeS.Bruner著 姚梅林 郭安 译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8年1月出版 美国著名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布鲁纳被认为是继杜威之后最具有感召力的教育改革家之一。他曾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基于美国本土的教育现状,提出了以学习理论和认知发展理论为依据的教学理论及模式,促进了教学理论的科学化发展,也由此掀起了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教育改革的高潮。而他关于学科结构、直觉思维、发现学习、内部动机、螺旋式课程等方面的论述和研究对美国及其他国家的教育改革产生了重要影响,并延续至今。中国的学术界在引进、借鉴布鲁纳的学术思想方面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其精度、深度和广度来看,仍有待完善和扩展。《教学论》一书是布鲁纳著述中的重要代表作,它为我们全面、深入地理解其教学理论及教改实践提供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也为我们科学地认识学习教育和发展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富有启示意义的例证。 《教学论》为我们全面、深入地理解布鲁纳的教学理论,借鉴美国的教育改革经验,提供了非常宝贵的资料,堪称“不朽的教育经典”。它围绕心智发展和教学之间的关系,从学习机制、学习动机、学习共同体、课程内容、课程设计与评价等不同角度,阐述了教学如何采用多种方式来适应和促进学生的心智发展,使其心智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在论述学习机制的问题时,布鲁纳认为,不应将异常的学习机制视为正常学习活动的畸变形式。从另一角度来看,许多异常的活动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畸变,只不过是受不同目标和需要支配的另类活动而已。这种观点对于我们如何正确看待所谓的问题学生,如何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都是有启发意义的。 除了兴趣、主动探究外,布鲁纳特别强调胜任感、自我身份认同等极为重要的内在学习动机,突出了学习活动中的社会性发展与认知成分间的密切联系。从当时来看,这种学习动机观颇具前瞻性。 由于受到维果斯基观点的影响,布鲁纳对社会文化元素给予了充分认可与重视,强调学习共同体在人类文化传承和儿童心智发展中的作用。但是,布鲁纳不仅强调研讨、合作,更看重共同体中每个个体的独特发展,看重共同体为学生的多元发展所提供的资源与机会。虽然人们会出于不同的目的而提及布鲁纳的一种观点,即可以按照某种方式把任何学科的知识教给任何年龄段的儿童。但事实上,当我们仔细研读该种观点提出的背景以及相关的阐释时,会发现其潜台词是: 应该依据儿童心智发展的顺序、已有经验、发展阶段、个体特点与兴趣、材料性质等设计不同的学习活动,没有适用于所有学习者的唯一的学习模式。 在课程内容方面,布鲁纳明确指出,课程不仅反映知识本身的性质,而且反映学习者的特征以及知识获得的过程。教授一门学科并不是要在每个学生头脑中建立一个学科方面的小型图书馆,而是让他们参与到知识建构的过程中来,让他们掌握思维方式。此外,布鲁纳贬斥了简单地将学科知识与儿童熟悉的情境联系起来的狭隘、庸俗化的实用取向,主张应从具体的熟悉事例中形成更加概括化的认识和更为深刻的体验。这些观点对于我国目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极具警示意义。 虽然原著出版于40多年前,但其蕴含的合理思想至今昭然可见。在各种新观点层出不穷的今日,我们不应数典忘祖;在老生常谈或引经据典时,我们需要追本溯源。(姚梅林) 《教学论》(美)JeromeS.Bruner著 姚梅林 郭安 译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8年1月出版 《中国教育报》2008年6月5日第8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