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宝贵的历史见证和思考——评《阎明复回忆录》(3)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光明日报 李忠杰 参加讨论

    三、鞭辟入里的深刻反思
    作者强调,这本回忆录的主要任务,是记载自己对于历史的见证。至于是与非,应该留给读者和历史去判断。我很赞赏这种客观公正的态度。当然,无论何人,对历史总会有自己的认识。而且,记载历史,根本的目的还是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以史鉴今、资政育人。所以,在非常客观的记载中,作者还是做了一些画龙点睛的点评,或者适当集中地提供了自己或他人研究的成果,对当年很多重大事件的来由和影响,特别是由此产生的经验教训,进行了科学的分析。
    非常难得的是,作者掌握和提供了苏联方面的研究成果,并与阿尔希波夫等人进行了直接的探讨,对读者而言,这一角度有助于更加全面地进行分析比较。作者也梳理了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后阐述的重要思想,用事实证明了这些思想的重要性、科学性。据此,作者提出了一系列非常重要的观点。虽然我认为作者和其他人的个别观点还可以商榷或深化,但总的来说,作者反思之精准和深刻,真是让人感慨万千。
    从秦城监狱的抗争等特殊经历中,我们清晰地看到作者品行正直、无私无畏、敢于实事求是的特点和对于党和国家命运的高度责任感。而从他对历史的反思中,我们更真切地感受到他把握大局的能力、明辨是非的水平、与时俱进的精神和那种直面现实、维护正义的胆识和勇气。
    这种精神和态度,其实是国家进步所必需的。当年的中苏论战,不仅如作者所说,是“文化大革命”的序幕,而且实际上是“文化大革命”的直接动因。由于受保守僵化体制观念的束缚,把世界潮流的发展变化误认为是“修正”“复辟”,并将所谓的反修斗争引入国内,要搜寻和打倒“中国的赫鲁晓夫”,终致发生了“文化大革命”的悲剧。找出这种内在的逻辑,不仅对于解读当年的历史,而且对于吸取教训、防止历史悲剧的重演、确保国家继续走“新路”,不走“老路”和“邪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正是在这种意义上,作者提出的两点“希望”:一是“我们已认准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条道路,就自觉地走下去。”“党际关系的‘四项基本原则’应该坚决奉行并坚持下去”;二是“要正确认识自己,千万不要以为自己是大国,以大国自居,不能在别人面前称霸”,也就更加体现了一个过来人的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值得我们仔细掂量。
    四、实事求是的精神风格
    我从事国际共运史和党史工作数十年,深感党史工作要做到实事求是其实很难很难。回忆录和口述史等等,都不是完整的历史,作者的回忆也不一定绝对准确和全面,所以,我在工作中一再要求,对各种回忆录和口述史等都要非常细致地加以考证、比较和鉴别。但在《阎明复回忆录》里,我们很高兴地看到,作者在坚持实事求是上做了最大的努力,而且很有特点。
    一是本着提供见证的态度记载历史,并不期望由自己得出结论或立刻做出结论,而是尽可能为历史研究提供素材,留待人民和历史积淀之后做出结论。所以,作者的记载都力求客观,据实写来,不受一时一地的风向影响。也不是简单地抽象、概括,而是尽量具体、翔实。很多还提供了当年的原始记录和档案文件。
    二是在写作过程中,不仅依靠自己的记忆和笔记,而且查阅了当年的很多档案资料,还借助亲友的资料和回忆加以核实。有的如日本关东军在东北的布防情报等,还直接到俄罗斯寻查,使一些重大事实得到了强有力的档案印证。
    三是对自己不溢美、不掩过。对当年自己所犯的过错,例如同意南斯拉夫代表团参观未经审定的展览,从而引发一场风波之事,他都如实写来,承认错误。
    四是公布了自己受审查时写的检查。这是很少有的。当年受审查者的检查或揭发,都是重压之下被迫所写,其荒诞性不言而喻。所以,后来在平反昭雪以及清理档案时,大都销毁了。这从政治角度来说,可以理解;但从历史角度来说,非常可惜。这些材料,其实真实地反映了当年历史对于人性的扭曲。虽是扭曲,但也是历史,从中,可以读出很多苦涩和别样的教训。作者大胆披露并进行剖析,实事求是可见一斑。
    五是文风严谨,考据扎实。作为一流的翻译家,他对俄文的理解和翻译无疑是最准确的,但对于当年使用的一些特殊词汇,如俄文“胡造”“搞掉”等,因事关重大,他还是把俄文原词加以注明,供读者分析判断。这种态度值得学习。
    (作者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中共党史学会常务副会长)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