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自北京大学出版社《南画十六观》《闲话宫事图》(局部)[明]陈洪绶 《雪隐鹭鸶——〈金瓶梅〉的声色与虚无》 格非 著 译林出版社 中西文学史上常有这样的著作,要跨越数十年乃至数百年的时间维度,人们才能比较清晰地认识其不朽的艺术价值。这正如久藏地下而被挖掘出来的宝剑,越磨而越见其炫目光亮与无比锋利。《金瓶梅》正是这样部独特的小说。这部小说曾经很不名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与探究的深入,特别是新时期以来,《金瓶梅》研究取得了甚为丰硕的成果。 近日,译林出版社出版了清华大学教授、著名作家格非的《雪隐鹭鸶——〈金瓶梅〉的声色与虚无》。作者从文本细读入手,不但紧密结合明代社会史与思想文化史,更以世界文学与文化的眼光,悉心解读这部“天下第一奇书”,使人们对之有了许多全新的认识。本书分为三卷。第一卷为《经济与法律》,侧重从经济与法律的角度去解析《金瓶梅》;第二卷为《思想与道德》,重点研讨《金瓶梅》的思想内容与道德判断;第三卷为《修辞例话》,旨在发掘《金瓶梅》不落凡俗、令人惊叹不已的叙事艺术。格非采用的是例话与随笔的写作方式,凡82篇,让人读来轻松自如,如沐春风。 一 格非研读《金瓶梅》读得非常仔细。真可谓洞微烛幽,而其立论则高屋建瓴,殊为深邃。格非在第一卷中悉心梳理《金瓶梅》中若干重要地理位置,分别写了《清河》《清河国》《临清》《钞关》《淮上》和《南方》等数篇,颇多创见。在《清河》篇中作者写道,《金瓶梅》沿用《水浒传》“武十回”情节,将《水浒传》的阳谷县改回到了清河县,“表面上看或许是属于细枝末节”,实则关系重大。这不但“为正面描述依托北运河而兴盛之北方商业经济社会,选择一个相对可信的地理位置”,更为重要的是,“表明作者在呈现明代商业经济活动影响之下的社会现实和伦理方面,有了全新的考虑”,亦即“在描述社会现实方面另开新局”。因此,这种“地理细读”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揭示了《金瓶梅》这部作品非同凡响的叙事策略。 在《南方》篇中,格非指出:“作者似乎故意模糊了南北方的界限,南北交汇混杂。地理如此,经济、商业如此,人物如此,风俗、器物、食货、方言、戏曲、游戏也莫不如此。这种虚实结合的构思,不仅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明末社会由于商业的发展、社会形态和思想观念的重大变革而导致南北文化交相融汇的基本面貌,也充分体现了作者全新的地理、人文和社会视野,展现了作者独辟蹊径的崭新叙事气度和格局,揭示出作者在艺术表现手法及修辞方面的野心。”《金瓶梅》中的地理位置,并非没有人研究过,但像格非这样见微知著,通过“地理细读”,读出《金瓶梅》作者如此巨大的良苦写作用心,进而给人以耳目一新、豁然开朗的艺术启示,当世恐无人能出其右者。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