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书评:一部蝶化为经典的“不成功之作”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常绍民 参加讨论

    
        《文明史》[法]费尔南·布罗代尔著 常绍民、冯棠等译/中信出版社2014年5月版/68.00元
    ■常绍民(书评人)
    布罗代尔写作《文明史》,旨在让年轻人在理解历史的同时,直面他们即将生活于其中的世界。虽然这是一部“不成功”的教科书,却蝶化为一部不朽名著,逐渐得到全世界的认可。
    1963年,如日中天的法国史学巨擘费尔南·布罗代尔雄心勃勃地进入中学历史教学领域,用年鉴学派的方法为法国16到18岁的中学生编写了一部教材,即《文明史》(Grammairedescivilisations)。
    以《地中海史》等宏篇巨制蜚声学术界的布罗代尔力图借这部作品,“使成为教育对象的男女学生对历史产生兴趣,使他们在理解历史的同时,直面他们即将在其中生活的世界”。要做到这一点,布罗代尔认为一项基本原则,是要赋予历史令人怦然心动的特点,使历史“永远兴趣盎然”。在他看来,历史学通过发问和迂回到过去,是可以回应人们的好奇心、疑虑,并回答今天提出的种种问题的。而且,为了这部部头不算小的“小”书,布罗代尔倾注了全部的激情。
    然而,就一本中学教科书而言,《文明史》无疑失败了。其表面的理由是因为这部教材难懂难教。《文明史》计分为上、中、下三编25章。全书富于理论性,涉及面甚广,以集约的方式介绍了世界各大文明,并在不少地方提出了独立见解。难读懂是一方面,更深层的原因是法国教育界内部的斗争。在尖端史学领域,布罗代尔取得了巨大成功,蜚声国内外,但在中学历史教育领域,他失败了:历史教学恢复了从1914年、继而从1939年至今的当代的只叙述事件的旧史学,《文明史》在1970年就被悄悄地从教材销售目录中拿掉了,甚至未能入选教师用书。
    从另一个角度看,《文明史》却取得了很大成功。某种意义上这是一种无可替代的著作,逐渐得到了世界的认可。1966年起,西班牙整本翻译了这部书,供大学学生使用;意大利出版了袖珍本,以后又不断重版。再后,英、德等西方文本问世。遥远的东方,也有了日文和中文译本。学界公认,和《十五至十八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与资本主义》一起,《文明史》为人们呈现了一部不同于《地中海史》的世界史。书中各章虽比较简约,但其内涵比许多宏篇巨作还要丰富。在不少方面,作者显示出远见卓识。简言之,一部不成功的教科书蝶化为一部不朽名著,对世界各地产生着影响。
    在中国,布罗代尔的主要著作,都已被译成中文出版,且均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就连《文明史》也已有两个版本。2003年12月,此书曾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以《文明史纲》出版,而今出版方选择“文明史”一名,意在求新求异,所依据的主要是梅因英译本的名称。
    相较上一中文版《文明史纲》,大部分沿用旧译的《文明史》有一些新的地方。首先,前者依据的是弗拉马翁出版社(Flammarion)1987年版,现在依据的弗拉马利翁出版社1993年版。两版均系在作者身后问世,新版除对上一版个别错误进行修订之外,还在多个篇章中补充了布罗代尔1966年撰写的附言,反映了作者在本书1963年初版后作者对世界文明问题新的认识。其次,利用此次重版之机,译者对原译稿进行了再度加工,除润饰文字外,厘正了上版遗留的不少错误,包括把原译“上编文明史纲”改译作“上编文明释义”,使之更贴近作者原意。最后,根据世界形势新的变化,尤其是借助于越来越发达的网络,译者对上一中文版注释作了订正补充,使之跟上时代的发展。
    布罗代尔在《文明史》序言中这样写道:“我写作这本书,旨在让我们的年轻人不论未来将会从事何种职业,都能初步了解经济与社会的现时问题,初步了解世界的重大文化冲突,初步了解人类文明的多样性——总之,在理解历史的同时,直面他们即将生活于其中的世界。”作为译者,我曾再三研读这部著作,深以为布氏实现了他撰写该书的宗旨。美国著名史家威廉·麦克尼尔曾这样评价《文明史》:“布罗代尔为法国学生撰写的这部世界通史,囊括了数千年的时间和空间,勾勒出人类历史的主要文明。”确实如此。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