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突然间,到了恒河——读《印度与中国》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文化报 2014-04-07 张 弛 参加讨论

    中国和印度是一对非常奇怪的邻国,中国人的生活和观念中至今都有很多印度的烙印,譬如“投胎”一词便是来源于印度。但两国人民之间还缺乏深入的了解,曾经有网友说自己在新德里打车,司机指着外面一栋三层楼的建筑问他:“你们上海有这么高的建筑吗?”而仅在新闻里听到关于印度消息的中国人以为,那个地方就是地震、风灾、饥荒……
    但1000多年前,曾经有成千上万的中国人,穿越戈壁和雪山、荒漠和海洋,前往那个佛教盛行的地方天竺。印度知名汉学家师觉月(1898—1956)的《印度与中国》中,为我们讲述了他们的故事,他们传奇的个人经历让读者对1000多年前的中印文化交流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东晋僧人法显最先前往印度,和那些在沙漠和雪山前无奈回头的前辈不同,法显以不可思议的勇气翻越了许多艰难的地理屏障,来到了北天竺。据说在今阿富汗的一个山洞中,他看见了照彻一切的佛光,觉悟到为什么他可以只穿着布衣褴褛就能翻越四五千米的葱岭,那是他信仰带来的加持。这种神秘的护佑同样在他14年后回国的茫茫大海上起了作用。当时船上有人提议要把他扔下去,因为他们觉得是因这个和尚,才遇到了风暴。危急时刻,有人挺身而出,化解了这次凶险。在法显看来,这些都不是偶然,他无可撼动的虔诚保证他所携带的佛典会平安抵达中国,并且在那里广为传播。
    虽然法显的遭遇凶险万状,但至少他还赶上了佛教在印度的辉煌时期,而当玄奘来到恒河岸边时,佛教在印度已经式微。这令一个如此虔诚的佛教徒何等心痛,但他还是在南北印度上下求索,并且得到了大概是最后一批佛学大师的宝贵传承。玄奘回国后还和印度的高僧保持着联系,并且不忘记相互附赠一些礼物,“路远不得多,莫嫌纤薄”。
    虽然今天的中国人都知道作为“唐僧”的玄奘,他大概也成了中印文化交流的标志,印度的那烂陀还专门为玄奘建了宏大的中国式的纪念馆。但在玄奘之前,唐朝政府严禁汉人出境,所以玄奘实际上是偷渡出境的。在信仰的指引和激励下,玄奘克服的不仅是地理上的高山地堑,还要躲避军队在边境的封锁。
    之后直到宋代,通过海陆前往印度的中国僧人仍然不绝如缕。他们追寻释迦牟尼生活、觉悟、弘法的轨迹,在这些胜地立碑镌铭,其中一些穿越千年保存下来,让我们仍然能够想起这些人。他们或是带着对圣地美好的记忆踏上回国的旅程,或是斩断乡愁,最终圆寂于棕榈蕉林菩提树下。
    师觉月以深沉的笔触写道:“在这千年中,地球上两个最大的人类族群保持了密切的关系,并以他们所取得的灿烂文明昭示世人。”
    梁漱溟曾经说印度人的精神指向是朝向过去的。实则是因为在印度人的观念中,历史并无什么开端和终结,也没有真正的变革和颠覆,一切就如恒河之水那样不可阻挡地流淌。时至今日,那种恬淡、出世、不争、认命的精神仍然在那片土地上生长,让今天每一个到过那里的中国人感受到一些特别的东西,或许回忆起一些东西。
    (《印度与中国》一书已由北京大学出版社于2014年1月出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