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访谈 >

北大教授陈平原:“文学史”永远都在重写(图)(3)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深圳商报 夏和顺 参加讨论

    文学史应该是个性化的
    《文化广场》:100多年来,文学史的命运也随着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学发展而波动起伏,这期间,你曾总结有四代学者,可能很快有第五代出现了。对他们的总体成就您如何评价?
    陈平原:你引的是我的《四代学者的文学史图像》(初刊《北京大学学报》1997年4期,收入《假如没有文学史……》,北京:三联书店,2011年)。此文写于18年前,其中假定学者的“临界年龄”是50岁:“这并非认定年过半百的学者便不再有创造性的研究成果,而是说,当上一代学者的主力超过50岁时,新一代学者才有可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也才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成长并主要活跃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第四代学者,现在都早已过了50岁。在这个意义上,第五代学者已经成型,且有很好的发挥。问题在于,“学术史上的‘代’的更迭,并不仅仅是换了一批新面孔,而很可能是意味着学术思路及研究模式的转移。”这方面,第五代学者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总的判断是:因外在环境的变化,第五代学者的学术热情及精神氛围不及第四代,但学术训练更好,表演的舞台也更大。
    《文化广场》:您说过,文学史只是一根拐杖,是登入文学殿堂的辅助之物。这是否意味着文学史就应该是个性化的,每一个讲授文学史的教师,都应该有一部自己的文学史,即使不撰述出版,也应该在心中或口头有一部自己的文学史?
    陈平原:我并不完全否定“文学史”的存在价值,我质疑的是世人对于“文学史”的迷信,另外就是追问现代中国的文学教育,是否一定要以“文学史”课程为中心。 因为,一旦引入学校、课程及课堂,所谓“文学史”,很容易就变成了长时段、系统性、四平八稳的教科书。传统中国的文学教育以文本阅读为中心,现代则转为顶礼膜拜教科书。对比传统中国文人,现代读书人的视野更为广阔,但大都是虚假的博学,知道很多,但体会很浅。就像朱熹嘲笑时人读书不细,读了好像没读,没读又好像读过。
    进入互联网时代,这个问题更严重。因检索极为方便,记忆不太重要;所谓文学教育,当以阅读、品鉴、分析、阐发为关键。12年前,我撰写短文《“文学”如何“教育”》(初刊《文汇报》2002年2月23日,收入《假如没有文学史……》),称:“文学教育的重心,由技能训练的‘词章之学’,转为知识积累的‘文学史’,并不取决于个别文人学者的审美趣味,而是整个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文学史’作为一种知识体系,在表达民族意识、凝聚民族精神,以及吸取异文化、融入‘世界文学’进程方面,曾发挥巨大作用。至于本国文学精华的表彰以及文学技法的承传,反而不是其最重要的功能。”这个状态目前看来不太理想,必须加以调整。我之所以出版《作为学科的文学史》,目的是反省当今中国以“积累知识”为主轴的文学教育,呼唤那些压在重床叠屋的“学问”底下的“温情”、“诗意”与“想象力”——这既是历史研究,也是现实诉求。具体到文学史的讲授及著述,我不欣赏思想上大一统或追求发行量的通用教材,而更喜欢钱穆这样的“自作主张”。在我看来,每个从事文学研究的好的学者,都“应该在心中或口头有一部自己的文学史”。(记者 夏和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