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访谈 >

北大教授陈平原:“文学史”永远都在重写(图)(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深圳商报 夏和顺 参加讨论

    何为理想的《中国文学史》
    《文化广场》:钱穆先生1955年在香港新亚书院讲授《中国文学史》,最近由其弟子叶龙将笔记整理成书,独家授权本报连载并准备出版。新亚书院是中文大学的前身之一,作为中文大学的客座教授,您怎么看这一事件?
    陈平原:3年前,我在北京大学出版社刊行《作为学科的文学史》,其中第四章第七节“史家之‘诗心’”,专门讨论钱穆在新亚书院讲述中国文学史课程。“钱穆作出这一选择,或许有师资力量或学生趣味的考虑,但起码是对自家的文学修养很有把握。1963年香港的人生出版社刊行薄薄一册《中国文学讲演集》,收文十六篇;后增加十四篇,扩充为《中国文学论丛》,由台北的东大图书公司刊行(1983)。钱穆的这两册‘文学论’,大部分是演讲稿,照作者说的,‘没有一贯的计划和结构’,且因‘听众对象不同,记录人亦不同,因此所讲所记,精粗详略各不同’。但观察‘自序’中的表白,作者对自家讲授文学课程以及撰写相关论文,相当自信……实际上,若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卷一的《读〈诗经〉》、《〈西周书〉文体辨》,卷二的《中国古代散文——从西周至战国》,卷三的《读〈文选〉》、卷四的《杂论唐代古文运动》、《读〈柳宗元集〉》、《读姚铉〈唐文粹〉》等考虑进来,钱穆关于‘中国文章’,确有不少独到的体会。”但有一点必须提醒,著述与讲稿体例不同,论述策略不一样,经本人修订的记录稿与未经本人审定的听课笔记,更是有很大的差异。
    《文化广场》:钱穆讲《中国文学史》时开宗明义:“直至今日,我国还未有一册理想的《中国文学史》出现,一切尚待吾人之寻求与创造。”有学者指出,时过60年,情况还是如此。您如何理解“理想的《中国文学史》”?
    陈平原:就看你怎么定义“理想的”。若追求“定论”,确实没有出现;若只讲“很可看”,则“江山代有才人出”——我这里借用的是鲁迅的思路。在回答什么是好的文学史的提问时,鲁迅推荐丹麦文学史家勃兰兑斯的著作:“文学史我说不出什么来,其实是G Brandes(勃兰兑斯)的《十九世纪文学的主要潮流》虽是人道主义的立场,却还很可看的。”(《致徐懋庸》,《鲁迅全集》第十二卷303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至于涉及中国文学史,鲁迅有时极力褒扬刘师培的著作,有时则断言“中国文学史没有好的”。前贤虽有过很好的著述,但“理想的《中国文学史》”却有待我辈努力——所谓“一切尚待吾人之寻求与创造”,并非目空一切,也不保证后来者一定比前人更高明,但这是学问“生生不息”的原动力。钱穆这么看,今人又何尝不是如此?
    一时代有一时代的文学史
    《文化广场》:1985年,您和黄子平、钱理群提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概念;1988年,王晓明与陈思和在上海提出“重写文学史”,京沪学界前呼后应,几乎形成一场文学或文化革命。这场革命的结果与您的预期和想象是否存在差异?
    陈平原:“文学史”永远都在重写,只是变化的尺度有大小,且被接受的程度不同而已。我在北大讲过多轮“中国文学研究百年”选修课,深知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 ,一时代有一时代之知识生产,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史书写,因此,对我们30年前的学术主张不会有太高的期待。“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这个概念本身,目前既被广泛接受,也受到了很多深刻的质疑。面对这些褒贬,我都没有回应,因那只是一个历史足迹,我更珍惜的是那些论述背后的情怀。
    《文化广场》:当年北大一批学人倡议写《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但只有您写出第一卷,此书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后改名《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清末民初小说研究》再版。请您谈谈写作此书的背景,其后续情况如何?
    陈平原:《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第一卷1989年出版,第二卷到现在还没影子。北大出版社原本对这套书寄予很大希望,因为,第一卷陈平原,第二卷严家炎,第三卷吴福辉,第四卷钱理群,第五卷洪子诚,第六卷黄子平,除了我刚出道,应该说都是一时之选。可最后出版社顶不住了,2005年,将已刊行16年的《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第一卷改题《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清末民初小说研究》,单独重印。不过说好,什么时候第二三四五六卷出版,这书马上归队。为什么会这样拖沓?主要是主编严家炎先生特别严谨的学术态度决定的。当初虽多次讨论,但第一卷是由着我的性子写,出版后严先生才发现,若按他自己的趣味及写作计划,这第二卷跟第一卷的风格差别很大了。改变自己的风格,不可能;不改,不合适;放弃,不愿意。只好这么拖着,说是想想办法;可这一想,就是20多年了。本来很简单的,各写各的,每卷作者自己负责,合起来,不就行了吗?可严先生说,不,作为一套书,要有“整体感”。这可就惨了,这6个人恰好都是很有学术个性的,怎么可能捏在一起?于是,严先生不催,我们就各干各的活去了(参见《为何“严”上还要加“严”》,收入《花开叶落中文系》,北京:三联书店,2013年)。这也提醒我们,主持重大科研项目时,如何兼及整套书的主体风格与每位学者的独立性,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对于成熟的学者来说,合作编书可以,合作撰史很难——除非写成连续性著作。
    《文化广场》:中国文学史作为一门学科,产生于上世纪初。从技术层面上说,这门学科现在是否已经成熟?比如古代文学与现当代文学的贯通问题,比如晚清文学与新文学的对接问题,诸如此类。
    陈平原:作为课程设置的“文学史”,与作为著述体例的“文学史”,以及作为知识体系的“文学史”、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学史”,四者之间互相纠葛,牵一发而动全身。我在《作为学科的文学史》中,谈论作为知识生产的“文学史”,体会其中体制与权力的合谋,意识形态与技术能力的缝隙,还有个体学者与时代氛围的关系;众多努力中,尤其注重从“教育”角度切入。像你所说的,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的贯通,诸如此类的困难,与其说限于学者的个人才华,不如说是学术体制决定的。我曾撰写《中国散文小说史》(1998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初版时名为《散文小说志》,2004年起改现名),出版了,评价也不错,可无法推广。因为论述对象跨时代(古代、现代),且跨文类(散文、小说),大学里没有这样的必修课。一句话,你若想写成通用教材,就只能遵循教育部的学科设置;若不考虑课题或评奖,则可以海阔天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