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访谈 >

曹文芳:安静读书,自然而然写作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图书馆报 2014年03月21日 解慧 参加讨论

    
    曹文芳,中国儿童文学作家,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北京大学教授曹文轩之妹。 1966年出生于江苏盐城。1985年毕业于盐城师范学校,后到师范学校做舞蹈教师,现为幼儿教师。曾在《中国校园文学》《东方少年》、台湾《民生报》等报刊发表小说和散文。著有“水蜡烛”系列长篇小说:《香蒲草》《天空的天》《丫丫的四季》《栀子花香》《荷叶水》《云朵的夏天》。
    在父亲与哥哥的鼓励下,走上写作之路
    与许多作家不同,曹文芳的创作之梦并不是最初的梦想,而是在自己最难熬的那段日子里,萌生出来的念头。 1985年毕业于师范学校的曹文芳,并不想做与文学有关的职业,而是一心想做一名舞蹈老师。本来成绩优异的她还未毕业时就被城里的一所最好的学校“预定”下来,可是就在毕业的前一天,她被莫名地分配到荒僻的乡村师范学校做舞蹈教师。
    这与她心中的未来有着极大的反差,苦闷的曹文芳时常写信向已经是作家的哥哥曹文轩埋怨这件事及那时的生活:“那是一片碱地,紧挨着一座空军机场,每天盘旋不止的飞机轰得人头昏心慌。我被悬置着,好似被人遗忘了,寂寞而孤独。”这正是她那时生活的记录。所幸,在哥哥与父亲的鼓励下,年轻的曹文芳开始了写作之路。
    但一开始曹文芳并没有走儿童文学道路的念头,她创作了许多成人文学。后来,才渐渐发现儿童的视角有利于或是更适合自己去表达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就这样,自然而然地走上了儿童文学创作之路。
    一踏上这条路,便磕磕绊绊地走了多年。虽然曹文芳不曾大红大紫,但她笔下的文字,以独特的视角、女性特有的母爱、温婉和敏感,用细腻而优美的笔触,将读者带进一个真实、多彩、纯真的童心世界。
    虽然,一开始曹文芳并未走创作之路,但从小与哥哥曹文轩一起生活让她也有一些耳濡目染。上世纪70年代初,年仅 4、5岁的曹文芳,每当哥哥和老师、父亲讨论作品时,就偷偷地站在旁边,用好奇的眼睛一直注视着他们。如今,回忆起那段日子,曹文芳说:“哥哥曹文轩对我影响很大。他让我明白儿童文学不只是给儿童看的文学,它一定要有一个成人缜密的思考,精致的构思,必须有一个成人的阅历和岁月的积淀作为底色,它甚至比成人文学需要更大的耐心和细心。”
    从2002年开始写作,曹文芳一共创作了7部作品,可以说,她不是个多产的作家,但绝对是一名负责的作家。最近的作品《肩上的童年》一经出版还获得了“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对曹文芳来说,这部作品最大的意义不在于获奖,而是《肩上的童年》是她最想写的一本书,这本书里描写了曹文芳珍藏心中的童年趣事,写了哥哥曹文轩,一个给了她写作梦想的人;写了父亲,一个执著地帮她实现梦想的人。曹文芳想有更多的人和自己分享这份爱和温馨。她说,这本书能获奖,自己自然很高兴,或许它会成为自己写作的动力。
    那些长长的阅读清单
    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阅读的熏陶。阅读对于一个人而言,是一生中最重要,也是最难忘的一件事情。因为阅读总会让一个人成年之后,还能牢牢记住小时候看过的书,识过的字。曹文芳说:“我喜欢读书的感觉,一杯茶,一本书,慢慢阅读,十分宁静。把空闲的时间拿来读书,立马就安静了下来,阅读对我来说已经是一种生活方式。人需要温馨、平淡、悠闲的空间。阅读恰恰能提供这么一个心境,让我愉快地度过每一天。”
    之所以可以创作出一批受读者欢迎的作品,与曹文芳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分不开的。从小她就深受父亲的影响,喜欢听故事,也为她日后的创作打下了结实的地基。
    曹文芳的父亲是他们当地一所小学的校长,是一位很有头脑的人,有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在经费十分困难的条件下,把一所偏僻的默默无闻的乡村小学,打理得像花园一样,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小桥流水,花红柳绿,翠竹扶疏,还有整齐的校舍,干净的桌椅,无不使人心旷神怡……这一切,都是他带领师生用勤劳的双手营造出来的。
    在村里,人们对他十分敬重,不论大人和孩子,都称他老校长。村干部和乡邻遇到什么疑难杂事,都要登门找他商量,听听他的意见。他的脸上总是挂着微笑,把事情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剖析得有理有据。他热爱这片土地,熟悉村里的每一个人,对他们的性格特点和喜怒哀乐,了如指掌。正因如此,他有着一肚子说不完的故事,后来成了曹文轩和曹文芳创作的宝贵资源。在他的心目中,文学是那么崇高,那么神圣,他比搞文学创作的人还要热爱文学,为把曹文轩和曹文芳培养成作家,呕心沥血,不惜一切。
    与父亲的热情比起来,哥哥曹文轩好像显得“冷漠”许多,“小气”许多。尤其在文学创作上,几乎不给曹文芳什么帮助,但在好书推荐上却大方得很,常常给曹文芳开长长的书单,要她多多地读书。就连父亲有时候也看不下去,曾经愤怒地斥责过曹文轩。虽然曹文芳对哥哥的“冷漠”感到很委屈,觉得对自己太过严厉了,但依然把哥哥每次布置的书单一本不落地看完。她说:“哥哥是自己文学写作的引领人,他给我列在书单上的书,我总是想尽一切办法找到,一本本地仔细阅读。”
    如今,曹文芳与哥哥曹文轩的“误会”早已冰释前嫌,她也深刻明白哥哥的“冷漠”其实是源自深深的爱,因为文学是一件严肃的事情,一定要积累和磨练才行,是没办法教会的,只能自己去思悟。
    正因为哥哥曹文轩的严厉,时至今日,阅读不仅仅给曹文芳一个宁静的写作心境,还让她的心灵湿润,让文字从自己的心间汩汩流淌。
    与哥哥曹文轩的情怀
    读过曹文轩与曹文芳的读者会发现,他们两个的作品有几分相似,但完全是两种风格,曹文轩的文字激情、狂放,有气势,而曹文芳却婉约、矜持,有适度。可以说,曹文轩是滔滔巨浪,而曹文芳是清澈小溪。
    正是这种润物细无声的笔触能打动人,安武林看中曹文芳适合写散文,向她约稿,请她写一本散文,关于童年、亲情、故乡、兄妹、读书和写作。所以才有了《肩上的童年》。
    这本《肩上的童年》原本叫做《退色的荷塘》,曹文轩不甚满意,让安武林一起想想,后来安武林取名《金色的池塘》,曹文轩还是不满意,后来自己取名为《肩上的童年》。曹文轩在妹妹曹文芳的写作生涯中给予了很多,虽然对曹文芳很严厉,但始终将妹妹放在自己的肩头。
    其实,在曹文芳的创作过程中,哥哥曹文轩一直在帮助她提升。最初写长篇小说《天空的天》,曹文芳写得很吃力,缺乏把握小说的场景,人物,结构的能力。曹文轩从北京回来,曹文芳就请他看。曹文轩看一次,剖析一次,曹文芳就得重写一次。渐渐地,曹文芳知道了怎样摆布结构,怎样编织故事,怎样写人物对话,《天空的天》这本书,曹文芳写了整整十年。终于有一天,曹文轩说《天空的天》比他想象的好。
    写《天空的天》的历程,好似爬过一座大山,让曹文芳对写小说有了自己的经验。后来,她用了十天的时间就写出了《丫丫的四季》,文字像水一样流淌着。这也是源自早期哥哥曹文轩对她的阅读重视的结果。
    十几年的创作历程,让曹文芳感慨万千,她说:“感谢生活,让自己一直生活在孩子们中间,他们那一双双清澈的目光滋养着我,使我拥有一颗童心,让我用善良的心去感受生活,用干净的目光去捕捉生活,给创作带来灵感。我认为重要的是要简单生活,安静读书,自然而然写作。”
     
    (原标题:安静读书,自然而然写作——访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芳)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