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中国传媒商报》:青山欲共高人语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华书局 newdu 参加讨论

http://www.cnepaper.com/zgtssb/html/2013-09/10/content_13_5.htm
    
    《空色》沐斋著/中华书局2013年5月版/25.00元
    沐斋的文字,行云流水间咳唾成珠,不论品其文,还是读其画,沐斋之作在这纷杂浮躁的时代,皆让人甘露洒心。
    品茗论道○南南(编辑)

春日的夜,翦翦轻风,阵阵微寒。卷锦帏,倚香篝,一盏清茗,执一卷沐斋的书,如此良夜,别无他求。

品读沐斋的文字,似与一位温谦如玉的君子相对而坐,品茗论道。茶水氤氲间,对话古人,一幅幅传统文化意象的水墨画卷在眼前。于不经心刻意间,教人醍醐如沐。沐斋诗学造诣极深,雅爱诗章,妙善辞赋,下笔琳琅。“洒笔以成酣歌,和墨已藉谈笑”。雅致从容,如沐春风。

诚如沐斋所言,“空色”,无形谓“空”,有形谓“色”。意象之间,借物抒情,“小象”也就自见了“大意”。沐斋新著《空色》分“山水”、“行止”、“名物”三部,每部各含妙文四篇,共计“十二品”。现各取其中一篇试“品”。

开篇“山水”,“登高”而望。从儒家思想入手,展“登高”所寓远志与胸襟。儒家历来重德行,“定国安邦者,非有德者不能担当”。作者一一列举了王羲之、谢安石、羊祜、顾炎武、阮籍、齐景公、陈子昂等登高的百态。这些文人名士登高望远之时,或抒怀,或展志,或悲戚,或思念。前有景公俯泣沾襟,后有子昂涕泪齐下,再有少陵老泪纵横。这登高一哭,哭出了多少传诵千古的诗句。当然,相对的,也有“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作者评李太白此句“一笔写尽登高望远的超拔情志”。登高念人,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家喻户晓,作者此处诠释的极好“王维的诗,没有李白张扬个性的豪情壮志,没有杜甫痛思家国的沉郁悲凉,没有崔颢遥想仙踪的不胜怅惘,没有王勃物是人非的黯然神伤。他想家,想亲人,仅此而已”。所谓“志在高山”,古有伯牙子期听琴得知音传为美谈,今有沐斋引经据典论登高是为佳话。

“行止”篇,试看“捣衣”。一说到捣衣,首先想到的就是李太白的《子夜吴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作者由此发问何为捣衣?“女子对立,各执一杵,上下捣练于砧。”接着作者选了班婕妤的《捣素赋》,此赋婉曲多致,借宫女抒班婕妤自己的哀伤寂寞,可叹一位满腹诗书的才女,却看不破这九重宫阙里的人心易变。同是捣衣声,女子与男子所悟不尽相同。男子重抱负,漂泊在外。而女子在后方守家,除了“缝为万里衣”,浆洗男人的衣物,这一声声,一阵阵,清冷笃定的捣衣声也便化成了对他的如许思念。从小,父母老师便教育我们要穿戴齐整,是对人也是对己的尊重。作者讲“子路在舍生取义之际,仍不忘正身扶冠,身虽死,衣冠不得不整也”。古人着深衣,而今也都随着历史的脚步连同那清愁的捣衣声渐行渐远,消失殆尽。想来若是这番景象仍在,不知又会有多少传诵千古的名篇佳句。

“名物”篇,试取“西楼”。作者引了卞之琳的《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作者评“一首现代诗包涵的却全是传统诗歌的意象”。这个“新月派”的诗人,通过简单的几个对象,写出了一刹那的意境,细细思量,回味无穷。有西楼,就必有易安居士。看,“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作者评这位婉约派大家“女性敏感细腻的才思和深情尽注笔端,点染成皓月素晖,烘托出西楼寂寞的剪影”。这首词,是李清照与夫君赵明诚离别许久的一腔心事。鸿雁来时,无限思量,字字皆愁。赌书消得泼茶香,那赌书人不在,望夫君兮不来,波渺渺而难升。所以作者评,只好“让明月去‘填满’西楼的空虚”。

沐斋下笔,行云流水间咳唾成珠。情辞兼备,超迈有神,不疾不徐,透出一种超然的自在、朗润与闲适。更难得的是,作者文字如此,书画亦如此,文心满纸,雅静深沉。不论品其文,还是读其画,沐斋之作在这纷杂浮躁的时代,皆让人甘露洒心。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