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晶报》:文辞里的博识与旷达(《枕日闲谈》)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华书局 newdu 参加讨论

    
杨小洲
《枕日闲谈》李长声 著中华书局2010年7月版

     ●杨小洲(书评人)
     年初得到李长声先生从日本寄来台湾远流版《东京湾闲话》,随后又得花城版《日下散记》,到九月再有中华书局版《枕日闲谈》与中国书店版《哈,日本》二书面世,菊花满枝,淡雅清香,颇有些热闹……算来今年长声先生共得六册随笔结集成书,大有丰收的喜悦。长声先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已在《读书》杂志上写文谈日本,我迟至今日方知其文字,好机会不曾把握,可见我对阅读很有限。那之后留心收集李著,每每捧卷不忍释手。
     《枕日闲谈》为作者近年所写文化随笔,入“书人书事”丛书系列,结集的文章皆与读书相关,略涉日本文史趣事,文辞机智,谴词颇为妥帖,说到翻译作品,《译与不译之间》里写道:“文字像美女,但作为翻译却是武大郎的老婆,岂止不忠实,简直是谋杀原作,而另一种翻译,文字丑了点儿,内容则无误。”随意阐释便得趣味,让人读来满心欢喜,佩服他的博识与旷达。《读序随想》曰:“序,也就是前言,置于卷首,很有点书前显贵。有人说它既是著作的判词,又是读者的向导,倘若从这两点来说,我觉得最好把它放在书后。书还没有读,先灌输了一堆成见,读下去就可能按图索骥。一张白纸似的开卷,读完了再参考后序或后记,比较一下自己的读后感,或许更有益。”可见作者对阅读多以自己的体验为主,不大愿意受到别人干扰,本来读书的感受皆由读者心生,非为他人指点得来。然而读后的感受要诉以文字,也可表现出高低之见识,因而读书随笔也是好读的文章。
     长声先生又曰:“序,有自序,有他序,而所谓译序,到底是译者为原作写的他序呢,还是为译作写的自序呢?我总觉得译序有一点霸道,哪怕著者还健在,译者也擅自踩上著者的肩头,挡在作品的前面,指手画脚。”这话正指我们现今翻译者的癖好,往往要在书前写上万言说明,将所译作品先期评论一通。“日本的出版惯例是在书后加一个解说,适得其所,看着就不觉得碍事——是为随想。”这一段文字写下来,正是我们常见而未曾留意之处,一经作者道明,也要同声感慨。
     另一篇《米其林指南东京》的文字更是捏拿得当:“最近真理子又拿出新作,叫《再加点盐》,题目就带有禅味,写的是一个女人跟丈夫吃了一顿法国菜,便着了迷,丢下家庭去东京乃至巴黎开餐馆,这就注定故事要沿着食色两条线进展。那女人觉得当大厨的男人做爱之后给她做菜是爱的最好证明。在食上,最终她的餐馆被米其林标上星;在色上,大厨抛弃了她。”简短几句话交代清楚,见出作者善作归纳的功力。这篇谈书的文字言辞稳妥而不放肆,谐谑却不张狂,正可展现作者文字的妙趣,也正是作者的文字风格所在。
     读长声文章每得惬意,也引出一些感想。近现代随笔小品写得如此妙者,皆得日本文学影响,前如周氏兄弟、郁达夫等,莫不如此。今又有李长声的文字由日本传来,面貌略改,耳目清新,此况大约也与前者相同,这种现象或许表明着它的延续,也或者说明我们的白话文章除自省,还需向外学习。话说得远一点,由长声的文字产生的兴致,促我起兴要编辑一套欧洲古典细皮装帧的小书,约好长声先生写出一本谈浮世绘的书,可能也是一册有趣的读本吧。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