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南方都市报》:《从周边看中国》:古代中国与东亚世界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华书局 newdu 参加讨论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09-07-29 14:50:54 作者:张君卓


    《从周边看中国》,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编,中华书局2009年6 月版,65.00元。
    《从周边看中国》是一本论文集。2007年末,由葛兆光教授主持的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联合日本关西大学文化交涉学教育研究中心、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举办了一场“从周边看中国”的国际学术研讨会。这次会议聚集了数十名来自中国大陆、日本、韩国、美国、越南、澳大利亚、香港、台湾等地的知名学者,通过对中国周边各文化区域所留存的有关中国资料的研究,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探讨传统中国在周边国家心目中的形象。《从周边看中国》就是这次会议的成果。
    18世纪之前,中国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基本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国的各个方面一直是周边诸国竞相追逐模仿的对象,尤其是与中国距离较近的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对中国的政治制度、文化等方面更是亦步亦趋,而且派遣学者学习中国文化从来没有间断过,从而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的“中国文化区”。由于文化、制度的相似性,造成了中国与周边诸国复杂的国际关系,这些国家的国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也是复杂而暧昧。由于文化的近似性,近代之前周边诸国对中国的认识和态度也是处于逐步演变的过程,而且这种认识的转变也导致了新的复杂的国际关系,并进而对中国近代以来的命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以前对中国传统文化、国际关系、政治制度等的研究大多是从中国内部出发,因此对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关系、文化交流、国民心态等等的认识存在片面和偏颇之处。随着目前中国在亚洲的再次崛起,对中国在亚洲的地位,与周边诸国如日本、朝鲜、越南等的关系的研究需要全面的认识,因此中国周边文化区域如日本、朝鲜、越南等所留存的有关中国的资料遂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焦点。
    众所周知,目前多数学者研究中国及中国与周边国家之间的关系都是从中国的视角来认识,其中最重要的研究角度就是华夷秩序。“华夷”分野的观念在我国上古时期就出现,“华夷秩序”则是在汉代开始成型。所谓华夷秩序即是“自古帝王临御天下,中国属内以制夷狄,夷狄属外以奉中国”。此后“华夷秩序”就成为晚清之前我国非常稳定的国际关系体系,并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在东亚形成华夷秩序圈,同时在华夷秩序下中华帝国与诸邦国之间形成了一套朝贡制度。因此华夷秩序在近代以前可以说是东亚国际关系的总原则。
    从华夷秩序看,其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中心- 边缘”的主从结构,即以中华帝国为中心的辐射关系,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的正朔,所有“夷狄”国家对中国的关系,应是一种以臣事君的关系,而且“夷狄”国家对高度发达的中华文明怀有“向化”之心、“慕圣德而来”,以期被“导以礼义、变其夷习”。而维系华夷秩序的制度就是朝贡贸易,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关系就是宗主国与进贡国的关系,在这种体制下,形成了宗主国与进贡国之间在礼仪、政治、社会交往、文化等方面的关系的复杂概念。因此华夷秩序和朝贡贸易就是古代东亚国家间的政治关系,近代以前东亚诸国在探讨国家自身的定位都是在这种体系下展开的,也就是说,华夷秩序是近代“亚洲论述”的一个传统基础,整个东亚甚至亚洲就是由“华”加“夷”构成,东亚(亚洲)诸国对中国的态度一直是在“华夷”认同或反动之间摆动。
    其实《从周边看中国》一书汇集的就是日本、朝鲜、印度、蒙古、琉球、安南以及东南亚诸国等周边国家对中国的认识的研究,从这些研究基于的文献看,周边诸国看中国充满的是官员、士人、学者对华夷体系的认识,以及对于中国在明清以来的朝代的更换引发的对华夷体系的重新思考。
    如美国学者艾尔曼的文章《日本是第二个罗马(小中华)吗?18世纪德川日本“颂华者”和“贬华者”的问题———以中医和汉方为主》研究显示,在18世纪,日本在文学、政治以及经济各方面遇到作为“异邦”的中国,这多重刺激使得日本人把自己想象为“中国通”。他们不仅希望能够与中国并驾齐驱,并渴望最终能够超过这个盘踞在亚洲大陆的庞然大物。在日本的“中国”想象中,目的是要学习18世纪东亚世界中最先进的国家管理、社会和经济。
    而且在中国明清易代后,日本国界对中国的想象已经开始变更,如林鹅峰在《华夷变态》中认为,因为满洲的征服,中国已经从“华”沦为“夷”了。曾以文明优越性自居的明代中国,被野蛮的满洲人打败了,对林鹅峰等人来说,这就意味着中国的文明优越性已经让位于日本。因此在日本,一些人认为当中国被满洲人征服后,日本就是亚洲的“第二个罗马”,日本不承认与朝鲜一样属于中国朝贡体系中的一员。日本超越中国的方式就是全面学习儒学,中国的“士大夫- 儒者- 画家- 儒医”合一成了日本人模仿的对象。但是要颠覆华夷体系,日本必须改变华夷体系的理论背景———儒学,当中国被非中国人武力征服和统治之后,日本人把儒术据为己有,并挑战中国的中心地位。
    在明清易代之际,朝鲜人对华夷体系的认识也开始出现了变化,他们认为文化上极度落后的满洲人统治中国后,汉族在满洲人的强迫统治下丢弃了明朝的衣冠,留下了发辫,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反抗便屈辱地接受了统治。朝鲜的知识分子便自称其国为“小中华”,不但将满洲人蔑视为“夷狄”,更轻蔑地认为接受满洲统治的汉族是“今也戎狄入中国,中国之民、君其君,俗其俗、婚嫁相媾、种类相化”,而不屑与之交流。
    18世纪之前,华夷秩序在亚洲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国际体系,虽然中间存在一些反动,由于其思想来源都是中国儒学,所以没有对华夷体系构成实质性的威胁。而随着地理大发现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兴起,“西学”开始在世界范围内流行,东亚诸国也开始认可“西学标准”在建立新的国家间秩序的作用,于是“华夷秩序”开始面临真正的挑战,并在“西学”的挑战下最终解体。这些意识都是需要通过周边国家看待中国的文献资料才能获得,这样对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研究才能进入新的境界。
    其实研究周边国家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如何认识中国在东亚建立的国际秩序,是全面认识近代以前东亚国际关系、国家间文化交流以及在21世纪东亚诸国关系和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关系的关键。研究过去周边国家对中国的认识,也是通过一种比较与综合的方式,促进文化、政治的全面交流,避免在未来国家间的文化交流过程中产生新的偏见。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