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艺术 > 文物鉴赏 >

几度风行阔脚裤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天津日报 华梅 参加讨论


    
    北朝陶俑
    这两年又流行起阔脚裤,尤其是2016年,时尚人士敏锐地抓住这一潮流,极力设计出同为阔脚裤却又五花八门廓形的下装,好像是呈现出一种新貌。
    实际上,阔脚裤不仅在国际时装界几度出现,就中国常服造型而言,也早在魏晋南北朝时就兴起过。自赵武灵王引进胡服以后,中原大地有了合裆裤。“两股各跨别也”的裤子相对两腿拢在一起的裙子来说,自然便于行动。当年上穿短袍、下着合裆裤的装束自戎装向民服扩散,很是“前卫”,被称作裤褶。
    可是,问题也随之而来。中原人自商周以来礼服是上衣下裳,下装为裙子,这才是正统。一穿裤子,下装成了两个筒,西北马上民族的裤子本来就为便利合身,适宜狩猎打仗,但是到了中原汉人的殿堂上,两条瘦腿形状的下装就显得有悖列祖列宗。怎么办呢?再回到裙子又觉得有碍行动,于是有人想出一个好办法,把裤管做肥,使着装者站在君王或高官两侧,还好像是穿着裙子。这样,远看起来维持原造型,但迈开腿时也能很快行走,似乎两全其美了。于是,就出现了中国古代的“阔脚裤”,当年时髦的全身打扮,被称为“广袖朱衣大口裤”。
    这种两全之策没过几天又显露出不足,因为裤管太肥,加之古代丝绸麻葛面料轻盈飘逸,所以走平地尚可,如若遇上个草丛泥泞之地,显然是多了许多累赘。着装者总是聪明的,有人率先想出一个法儿,需要赶路时,用三尺长缎带在裤管膝盖部位下紧紧系扎。这样一来,便利多了,因而得名为“急装”,也被直接称为“缚裤”。
    20世纪80年代初,喇叭口裤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涌入神州大地,有人撰文说喇叭口裤早在中国魏晋时就被我们祖先穿起来过,其实就是没系带子或系上缎带的裤褶下装。如果仔细对比,会发现喇叭口裤的腹臀部和膝盖之上特别合体,将裤管逐渐放大是从膝盖部位之下,因而和大口裤只是有近似之处。
    古代流行的“阔脚裤”,先是很肥很长,长至脚面,柔软面料做成,走起路来还是很潇洒的,宛如行于碧波之上。但有个前提条件,那就是着装者最好腿长,否则会被认为腰带断了或是提不上去。喇叭口裤穿着时,也有这个问题。所谓“脚”,是人们常将裤腿称为裤管,裤管下口则被称为裤脚。
    初夏街头,阔脚裤又为之一变,变得短了许多,形成七分裤、八分裤,这倒使我想起20世纪20年代末,中国因受到西方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影响,人们开始接受并推崇现代时装。当年有《海上风俗大观》记:“至于衣服,则来自舶来,一箱甫启,经人道知,遂争相购制,未及三日,俨然衣之出矣……衣则短不遮臀,袖大盈尺,腰细如竿,且无领,致头长如鹤。裤亦短不及膝,裤管之大,如下田农夫,胫上御长管丝袜,肤色隐隐……今则衣服之制又为一变,裤管较前更巨,长已没足,衣短及腰。”看起来,如今的阔脚裤也不是多么新鲜,一百年前的时装和今天绝对有一拼。20世纪50—80年代,中老年家庭妇女都穿现在这样长至踝骨以上的黑绸裤,当时称“撒腿裤”。何谓撒腿?针对20世纪50年代前后扎腿带子的穿法而言,我们小时候,爱把这种不太长又有点儿肥的裤子称为“捞鱼裤”。
    总之,阔脚裤无数次出现,几乎过些年就兴起一阵儿,只不过20世纪90年代时已被称之为“裙裤”,再肥大些叫“裤裙”。名称总在变,而裤形却又似曾相识,这就是时装发展的螺旋形特征。
    阔脚裤的新鲜劲儿,在于前几年普遍穿着的多是紧身热裤,裆部肥大的哈伦裤没有大范围流行开来,因而这样肥肥阔阔有长有短的裤形让人们眼前一亮。时装特点就是趋新,变成与原来穿着的不一样,就使大家感到新鲜。何为潮流?即一潮接一潮。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