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眷顾的地方——评杜文娟长篇小说《红雪莲》
杜文娟是一个勤勉和能不断超越自我的作家。认识她很多年了,发现她的写作在不断地扩大着范围和经验,能够给我们不断带来惊喜。这本《红雪莲》,就是一部能够让我们眼前大亮的最新力作。 以地缘论,杜文娟是要放在陕西作家梯队里来审视的,她身上应该有关中农耕文化的气息,这是我对陕西作家的一种习惯性期待,似乎乡土题材就是这些作家的创作沃土与审美摇篮。然而,纵观杜文娟近些年的创作,她好像并没有走这条司空见惯的路,反而给了我别样的艺术感受,同时,引起了我对她创作领域的格外关注。她的长篇非虚构《阿里阿里》《苹果苹果》《祥瑞草原》等作品,故事发生地分别是青藏高原和蒙古草原,受制于非虚构体裁本身的限制,这几部作品是条块状的笔法,写得都很不错,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杜文娟作品的格局,抱着对人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公益事业真情的赞美,笔下多了一份女性作家少有的担当。以这点来说,杜文娟的血液里依然有陕西作家的气派,关学的气质,那种务实开拓、开太平盛世、立心著述的宏大叙事,她是渴望的、追慕的,也成为她敢于写自己陌生地域文化,并形成自己独特创作风格的重要依据。 长篇小说《红雪莲》的出现,于当下的文学、于杜文娟本人都有重大意义。杜文娟作为一个弱女子,能够成为援藏队伍中的一员,在雪域高原去体验新的人生经验。几年下来,在乡土、都市、历史、玄幻等文学题材之外,她写下的这部小说,带给我们新的阅读感观,她写西藏的历史,写内地人与西藏的情缘,成功的地方在于,西藏的时代面影被她放置在整个时代的历史长河之中检阅,历史便有了尊严,时代的人际也就有了可诉说的必要。这部作品是两代人与西藏的故事,一个核心脉络是身体的逃离与心灵的回归,最后凝结为一个终极目的,建设西藏。西藏的美是凌厉的,它需要对意志的极大考验,对于生活在西藏的人、走进西藏深度体验的杜文娟是这样的,即便是她笔下的南宫羽、李青林、柳巴松以及老一代建设者柳渡江、老白、秦姨等人也不例外,其生活有强烈的岁月味道,其苦难悲喜有史诗般的波澜辽阔,其人生经历有传奇的时代写意,他们的人生轨迹差之千里,西藏确是一根多情的纽带,让他们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了一起,艰难时局、生存逆境以及西藏赐予人性深处的坚毅,将他们磨砺成具有特殊时代意义的、标志性的人物形象。至此,我们可以说,西藏粗粝的、随时就能攫取生命的一方土地,因建设者的到来,有了一种美,这是恶劣自然生态与人心善意相构建、相融合的结果,与其它地方相比,西藏输在了自然环境,却赢在了世态人心,这是作家的高度。当那冈措孤岛建成了电力铁塔,仿佛看到了歌德的《浮士德》,破冰万物的,是人间的美,这要归功于人类的伟大创造。 《红雪莲》是杜文娟的超越之作,从文学品质来讲,它与杜文娟以前的条块状技法不同,总体呈现了线性结构,人物命运有伏笔、有隐喻,故事层次有呼应、有映衬,叙事流畅,一脉千里,展示了一个成熟期作家的文学素养与思想视野。秦巴山区小水电站值班员南宫羽,向往都市生活,与山区小学教师李青林恋爱后,愈发激起她对现实境遇的不满,离开山区成为她人生的一大追求。李青林如愿走出山区,先南宫羽一步,她投奔他而去,现实的生存压迫已摧毁了他的心志,无依无靠的她就此沉沦。这样的故事往深开掘,其背后的容量也是密集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城乡二元对立的、女权主义的不一而足,杜文娟没有陷于这个表象,而是“节外生枝”,摇曳多姿了起来。少年同学柳巴松的出场,改写了南宫羽的人生坐标,那次画展上,巴松写意西藏灵芝的照片,魔力般地吸引了她,我们看到一个渐趋虚弱的、没有了往昔生命蓬勃之力,却曾怀揣美好、具有诗意潜质的女子,是如何在大自然面前顿悟与觉慧的。她做了一名支教老师,走进西藏,本想着疗治内心的伤痛,重新调整人生的方向,援藏的历史,上一代建设者的难忘事迹,着实让她震撼,这无疑是一次心灵的受戒。作家的高明之处便在此,无声无息地,以南宫羽的视角,揭开了一段即将被尘封的,关乎人的正常诉求与自我忏悔的往事。 柳巴松的身世之谜是《红雪莲》环环相扣的另一场“大戏”。他是革命家庭出身、申请援藏,因受不了藏北羌塘恶劣环境而出逃的楼卫东沿途收养的孤儿,隐姓埋名为柳渡江后,出逃藏区,心中却无一日安宁,不是为国家政策,是对自己行为的羞愧。 楼卫东援藏几年,做出了不小贡献,给校长扎西教汉语,传播内地文明,培养了以欧珠久美为代表的优秀学生,让我们看到汉藏同胞是如何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在一起的,只可惜,碍于自己太过年轻,没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忍受不了当地环境,当了逃兵。假设他选择一种合理的方式离开,结局将会怎样。值得深思的是,多年以后养子柳巴松为了赎罪回到藏区工作,他是一个善良的人,值得尊敬的人,既有藏族人的仁慈又有汉族人的魄力。 李青林是这部作品的一个华丽变奏,他人格的光辉在于自我开导,过上正常生活以后,在南宫羽的帮助下,为改善藏区医疗条件,作为医药代理的他因为投身藏区公益事业而大放光彩。南宫羽、柳巴松、李青林驻足工作的地方,正是当年柳渡江出逃的地方,这些年轻人的回归,是爱的又一次深情绽放与演绎。 庆幸的是,南宫羽的到来,弥补了老一代建设者们的遗憾,当她与欧珠久美会面的瞬间,以柳渡江、老白等一大批建设者的群雕形象出现,令人感动。新时代有新气象,建设者有新使命,南宫羽利用电力专业知识,避免了水淹厂房的灾害,造福百姓,实现了人生价值,当她在藏北无人区参与青藏电力联网工程,在那冈措修建电力铁塔时,百年不见千朵一红的红雪莲纷纷绽放,这是善心与爱的感化。 或许是上苍的眷顾,红雪莲才艳丽如霞,而杜文娟凭借这部长篇力作,也进入到自己的收获时节。相信所有读到这本书的人,都会向她投去敬佩的目光。(本文作者系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