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以后西方文明的演进,是在纳粹大屠杀的巨大阴影下进行的。围绕大屠杀持续、深入、全面的反思,成为西方文明内在调整的重要动力。《大屠杀:根源、历史与余波》(以下简称《大屠杀》)吸纳了西方学界对大屠杀研究的最新成果,代表着西方大屠杀研究的新高度。该书运用了大量鲜活的档案资料、回忆录等材料,以流畅生动和富有感染力的笔触,全面展现了这场惨绝人寰的劫难发生的根源、过程及事后的清算,体现了作者数十年从事大屠杀研究的积淀。 对犹太人的种族灭绝之所以发生,既出于基督教世界历史悠久的反犹主义大环境,也源于一战后德国特殊的社会政治环境。《大屠杀》一书介绍了基督教世界的宗教性反犹偏见,以及现代欧洲的种族性、政治性反犹主义等等。此外,不同于寻常的综合性大屠杀历史研究著作,本书还以一整章的篇幅来解析希特勒的反犹主义,通过对这一关键人物的反犹强迫症进行微观考察,来展现那一时代德国乃至欧洲的种族主义毒素。而该书最重要的特性,则在于它展现施害者、受害者、胁从者、反对者、救助者等多种角色互动关联的立体、多元、平衡的历史图景。此前相关著作对吉卜赛人等其他群体遭受的劫难长期忽视。而《大屠杀》一书没有忽略吉卜赛人、残疾人群体、同性恋者等所遭受的劫难。实际上,纳粹早期的“安乐死”和强制绝育等手段,主要对象正是这些不幸的群体,然后才逐渐扩展到犹太人。 欧洲中立国在大屠杀中的不同角色,始终是充满争议的话题,也是20世纪末期以来大屠杀历史罪责清算的一个重要部分。作者在书中分别就不同国家的功过是非进行了比较全面客观的论析,其中包括瑞典政府积极救助犹太人的义举,梵蒂冈所谓的“道德中立”,瑞士借“中立”与纳粹合作并从中大肆谋利等。 幸存者的安置和战后犹太民族的新生也是大屠杀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以色列的建立和崛起经常被视为犹太民族对大屠杀的回应。而《大屠杀》一书除了论述战后难民安置,还重点回顾了战后西方盟国、以色列和欧洲各国对战争罪的调查、审判,以及德国对历史罪责的态度。其中,以色列对铭记大屠杀的高度重视以及对纳粹逃犯长期坚持追捕,西蒙·维森塔尔追踪艾希曼等纳粹逃犯行踪,审判艾希曼的影响及其引发的争议等历史,更是本书浓墨重彩的篇章。(作者汪舒明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所副研究员、上海犹太研究中心副主任) 《大屠杀:根源、历史与余波》:(美)戴维·M·克罗著,张旭译;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责任编辑:admin) |